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个案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个案分析

孤独症儿童社会行为问题的调整

发布时间:2011-07-01 阅读量:769

    文/陶金玲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康教部

    三岁半的妞妞是个语言障碍并伴有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她2岁就在机构训练,经过1年多的训练,妞妞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主动语言,能分辨颜色、数字和人物,有一定的思维理解能力,在一对一训练中注意力集中,有和他人主动交往的意愿,大运动协调等各项能力的改善与提高。

    目前,妞妞身上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社会行为问题,以下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在集体中缺乏自信。

    解决方案:
    a、一对一中训练
    和孩子玩游戏,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在游戏中老师故意输给孩子,当孩子赢了以后,及时的给还鼓励,如:奖励孩子吃喜欢的饼干等。同时通过本项内容提高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如1、沟通能力,在游戏中让孩子使用质量的语言和老师交流,如,老师:我出布  孩子:我出剪刀;2、对输赢的理解,谁赢了可以吃饼干,输了没有饼干吃;3、口语表达主动性,如在一次,老师,我们玩游戏吧等。
    b、在自然情景中训练。
    将孩子在一对一中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进行运用,鼓励孩子和小朋友/家长/老师玩这样的游戏。如:妞妞,你去和皓皓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吧。
    备注:在游戏中多鼓励孩子,建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和主动学习的愿望,是我们学习本项内容重要的目的。

    2、孩子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能独立做事。

    解决方案:
    a、在学校:
    在家长送到学校大门口后,能独立上楼找老师上课。在想上厕所时,能独自上厕所,去过厕所后能返回教室。
    b、在生活中:
     让孩子去楼上帮家人取物品,如:妞妞,妈妈下楼时忘拿手机了,妞妞帮妈妈去楼上拿好吗?还可以让孩子帮家人仍垃圾,如:妞妞,帮爸爸把垃圾扔到楼下等。
    备注: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和老师要多给孩子做事的机会,逐步的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3、孩子不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和他人沟通。

    解决方案:
    a、礼貌用语的使用:如。孩子来到教室后老师可以向孩子问好,“妞妞好”——“老师好”。如果孩子不能很好表达,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
    b、模拟打电话,如:
    老师:喂,你好
    孩子:喂,你好。
    老师:皮皮在不在
    孩子:皮皮不在,我是妞妞。
    根据孩子的表现可以逐步的加大训练要求。如:
    老师:喂,皮皮
    孩子:我不是皮皮,我是妞妞
    老师:妞妞,皮皮去那了
    孩子:我不知道皮皮去那了。等 
    备注:在课堂上强化训练以后,让孩子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以上内容。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