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简述孤独症儿童的主动语言发展

发布时间:2011-03-14 阅读量:280
    儿童表达性语言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理解反应阶段,模仿阶段,提示阶段,主动表达阶段。
    孤独症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同样需要经历这些过程。但是他们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很缓慢,且有较大障碍,尤其是在主动表达阶段。有口语的孤独症障碍儿童主动性语言很少或根本就没有。他们能仿说单音字、双音词、短语、完整句子,乃至复述、背诵一首诗、一个故事,俗称“鹦鹉学舌式”语言,或“回声式”语言。却不能命名客体,阅读、讲述图片,不用或很少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要、感受、请求、意图等。即使使用语言,别人也很难听清楚,听明白其中的意义,语言的清晰度、语速的控制、连词组句等都存在较大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如何发展孤独症障碍儿童的主动性语言?
    一、原因分析
    所谓主动性语言,是指儿童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说出的符合当时场景的语言。孤独症障碍儿童主动性语言的发展存在严重障碍,除了生理和语言理解障碍的原因之外,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表达动机——为什么说,缺乏表达内容——说什么, 缺乏表达技能——怎么说。其次是缺乏语言模仿学习的环境。许多孤独症儿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话,不知道语言用来干什么,不明白语言在满足自己需要时具有的工具性功能。他们接受的语言信息面窄、量少,语言理解的容量、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他们对词音与所指对象以及语音与所指情景的联结存在较大困难。如何发音、如何连词成句、如何将词汇创造性组合、如何表达要求、如何回答问题等言语表达上也存在严重的能力不足.
    二、发展孤独症障碍儿童主动性语言策略
    1、帮助孤独症障碍儿童建立说话动机模式
    语言行为大师斯金纳的语言行为教育模式特别强调,对孤独症障碍儿童表达性语言训练,必须从表达要求的语言训练开始。因为表达要求的语言可以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要求性语言一般包括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要求、对他人行为的要求、对他人关注的要求、对具体信息的要求、对驱除不快之物的要求等。根据激发性操作理论,家长、监护人及训练者可以利用自然的激发性操作时机或创设的激发性操作时机,帮助孤独症障碍儿童建立说话动机模式:即使用语言传递“要求信息”——他人的“信息反馈”——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动力,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当然要让孤独症障碍儿童在使用语言与满足需求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积累过程。但是我们知道只有当他们把这种联系建立之后才能产生模仿说话的愿望和主动说话的愿望。
    2、帮助孤独症障碍儿童积累语言信息
    成人多说,幼儿多听。人的口头语言指的是听和说,听能力的发展是儿童开口说话的先导。通过“听”,让孤独症障碍儿童接受大量的语言刺激。念儿歌、讲故事,播放童谣、动画片,为儿童营造一个有声语言模仿习得的环境,让儿童通过有意或无意的“听”,训练他们听的能力和丰富其语言信息量。
    分辨命名,积累词汇。通过指出、拿取、给出等形式让儿童理解、认识和分辨客体及其属性,以及通过回答性命名客体及其属性,发展孤独症障碍儿童词音与实物或动作的结合能力,帮助孤独症儿童积累更多的词汇。
    成人解说,儿童复述。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外出等活动中,家长或监护人、训练者用语言描述儿童所做、所需、所见、所想,让儿童复述。发展孤独症儿童语音与实景的结合能力,帮助儿童丰富语句。
    3、帮助孤独症儿童被动提取语言信息
    面对他人的[FS:PAGE]提问、讲述,孤独症儿童很少或根本无应对反应,其中最主要原因除了不理解“提问”、不理解讲述内容外,更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不知道怎么应对,不能正确地恰当地提取语言信息,缺乏说话技能。因此训练孤独症障碍儿童的主动性语言在解决“说什么”问题后首先要训练他们被动提取语言信息、被动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回答他人问题的能力。
    成人提问,孤独症儿童作答,这种“一问一答”式的交流是一种被动交流。发展孤独症障碍儿童被动交流能力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主动交流能力的发展。
    回答各种形式的“提问”,培养应答能力。“提问”的种类、形式很多,日常生活类、社会交往类、学习类等。有关于“什么”、“谁”、“哪里”、“何时”等方面的提问。训练者要根据孤独症障碍儿童目前口语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及最需要掌握的对话内容、技能,对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问题的难易程度,逐步提高回答的难易程度。这样循序渐进地对儿童进行对答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孤独症障碍儿童的对答能力和被动交流能力。
    主题对话,培养语言思维能力。可以在生活化课程和桌面化课程中进行。根据情景,确定一个对话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多个问题,引导孤独症儿童回答“问题”。通过连续回答多个问题,可以逐步培养孤独症儿童语言的记忆、概括、顺序等思维能力,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答非所问”、“问说分离”等现象。
    4、帮助孤独症儿童自主使用语言的方法
    首先要在仿真化语言教学环境中教会孤独症儿童在生活、学习、玩耍、休闲等场景中所需使用各种语言的技巧,比如如何使用语言询问信息?如何使用语言提要求?如何使用语言评论是非?如何使用语言拒绝要求?如何使用语言控制环境?等等。
    其次,诱导孤独症儿童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语言。
    帮助孤独症障碍儿童在真实、自然环境下自主使用语言的方法有许多,这里着重介绍以下几种,与同行分享。
    模仿使用法。教者把孤独症儿童想说的或应该说的话说出来,让儿童模仿说出。有口语的孤独症儿童使用要求性语言量少、句短、以词代意或用动作表示。家长或监护人可以把孩子应说的话(表达要求的语言)说出来,让孩子模仿使用,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儿童模仿使用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在类似场景下主动说出曾经模仿说出的表达需要的话。
    动机诱导法。把握或设置儿童需求情景,利用儿童原始需求动机,诱发儿童主动使用口头语言表达需要。
    阅读训练法。即自己说出客体名称或客体属性名称、身体部位名称,或用一句话说出画面内容,而不需要他人的提问而做提示。许多孤独症儿童缺乏自读习惯和能力。阅读的量由少到多。先从3张卡片开始,逐渐增多。阅读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看图阅读名词、动词、形容词图卡,看图阅读完整句图卡,用复合句阅读图卡,阅读故事图卡等。
    描述训练法。通过提问的形式,或告诉儿童“用什么句式描述什么”,提示儿童说出自己、他人的行为以及事物的外部特征、物体功用、事件发展过程、事物间联系等。如,目标“连续描述4种物品的颜色”。要求儿童用“什么是什么颜色?”句式描述。训练者示范后,让儿童自己描述。
    “缺一”、“求助”训练法。设置“缺一”活动或需帮忙的活动,为儿童创造自发使用语言的平台。如当孩子想画画时,只给一张纸而不给他笔。希望孩子自主说出“拿笔”、“妈妈给我笔”等语言。
    “纠错”法。设置“错误”状况,启发孩子纠错。当孩子需要“汽车”时[FS:PAGE],试图把香蕉给他。希望孩子自主说出“错了,我要汽车”等语言。
    发展孤独症障碍儿童的主动性语言,其训练历程:积累语言信息→被动提取语言信息→主动提取语言信息。同时也是孤独症障碍儿童主动性语言心理发展历程。实践证明,孤独症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辛的枯燥的过程。教者要充分把握各种语言训练时机,运用激发性操作原理,充分利用前件辅助和后件鼓励的方法,培养孤独症儿童学习语言的信心、动力,逐步提升他们主动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他们语言康复的水平。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