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闭症孩子的特殊性
发布时间:2011-03-17 阅读量:247
由于现在的特殊教育倾向将「特殊生」回归原班级上课,所以各个班级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特殊学生,诸如:注意力缺陷过动症、自闭症、亚斯博格症、妥瑞氏症、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学习障碍等,有时候新学期一编班,班上就有两三个这样的特殊生。
老师在带领这样的班级,最大的困扰不在于孩子本身,而是家长背后的压力。通常家长都带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不希望其它学生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特殊生,一方面却又认为自己的孩子状况特殊,班上学生应该要无条件包容。
试想:如果家长不准老师透露孩子的特别之处,老师要如何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特殊生,进而要学生包容他们呢?
其实特殊生本身并不会认为这样的身分有什么不妥,反而是大人的态度左右孩子的价值观。如果大人一直想隐瞒孩子的身分,久了孩子当然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让爸妈丢脸,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说自己是特殊生。
大多数的父母因害怕孩子被贴上「特殊生」的标签,所以拚命想掩饰孩子的身分,只是班上学生相处久了,总会察觉某些人的特别之处,于是「捣蛋鬼」、「邋遢鬼」、「暴力分子」、「小流氓」、「火山」、「坏学生」、「放羊的孩子」等更难听的标签,纷纷贴到这些特殊生身上,身边的同学渐渐与他保持距离。这样的标签难道就比较好吗?
家长应该以大方的正面态度面对孩子的特殊身分,而且指导孩子活出精采的人生;而非躲躲藏藏的,一味埋怨其它人没有同理心、包容心,只希望孩子靠别人的体谅过活。
根据研究推论,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音乐神童莫扎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可能都是特殊儿,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智商甚至不到一百;但他们的成就却是非凡的!
环境会改变孩子的个性,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在教育现场,我就曾遇过家长要求老师窜改德育成绩,强调他的孩子有暴力行为、说谎、迟到、破坏公物、干扰上课,都不是能自我控制的,老师和同学应该无条件、无上限的包容,不能多做要求,否则便是没有适性评量。
特殊生确实较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但那不代表他就可以超出社会规范,拥有行为免责权。特殊生依然有学习能力,过度的包容其实是一种歧视,认为孩子永远不可能成功。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久了,有一天他会真的以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