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家庭——社会融合教育的第一课堂(3)

发布时间:2011-06-07 阅读量:312
二、“孤独的孩子,你需要什么?”——什么是“康复有所教,终身有所养”?

  康复有所教:每个孤独症自闭症)孩子都有社会化潜能,所谓康复,不是训练别的,就是训练孩子的社会功能。孤独症孩子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教和不教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推动孩子靠近社会,所以必须要教,关键在于怎样教,才能将他们的社会功能训练出来。“康复有所教”,说的是:教,就要教得正确,要教正确的东西。孩子的时间有限,抓住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非常重要。每个家庭的精力是有限的,经济实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能直接取得我们需要的效果的教育上,这很重要。有些孩子很遗憾,虽然接受训练很早,但是,接受正确康复教育的时间太晚了。

  每个孤独症孩子都有社会化潜能,但是,教育训练要有正确的目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法。拿着诊断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孩子,你最应该学会什么?”孤独症的孩子告诉每一个父母:我要学会家庭生活自理,学会社会生活自理,学会社会生活自立。这就是孤独症孩子成年以后的康复目标。

  终生有所养:孩子需要生存的权利,需要接纳他的社会环境,在孩子自身的社会性潜能挖掘到一定程度,但是,仍然不足以自立的时候,要对他们进行保护性养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财产所有权等,要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

  实质上,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能极大的改善孤独症孩子的社会功能,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会完全和我们样,教育,会使他们自己原有的孤独症特点,通过更社会化的方式得到调节,比如,原来甩手的孩子,可能还是会甩手,可能有些孩子的睡眠障碍终身都会存在,但是,社会性教育,能够让他们学会用社会接纳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个人的问题。一个有良好社会功能的孤独症孩子,他的特殊性问题不会再去困扰别人。我的女儿有情绪问题,她对她自己的原始情绪状态,能够进行社会规范调节以后,比如,发脾气的时候不是自伤,也不是攻击别人,而是或者独自外出散步,或者通过文字奋笔疾书,那么,她的情绪问题就合法解决了。不是她没有情绪了,而是她会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了。

  达到最后的康复极限以后,他们与社会之间仍然会有差距,相差的部分一定要由社会来补。如果说正常人有一条发展线,自闭症的孩子跟这条正常发展线之间最终会有一定的差距。两三岁之前,正常儿童的社会性也不发达,所以孤独症与正常儿童之间,虽然有距离,但是差别不大,到了三岁以后,孤独症孩子的社会性问题出现会恶化,于是,大多数孩子进入了干预期。有人不禁要问:反正最后还是要养他,教,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一个简单的常识告诉我们:都是护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想找个保姆护理都不容易。将来我们的孩子,我们是留给别人一个100斤的负担呢?还是留给别人一个80斤的负担呢?或者还是20斤的负担呢?份量不一样,别人接受起来的困难是不一样的。我们改善孤独症孩子的功能,正是减轻别人接纳他们的难度,大有必要!

  养,是必须要给予他们生活辅助的。像我女儿这样,她现在需要什么样的辅助呢?有些事情,她可能需要别人语言上的一些指导,生活中的常规问题大都不用辅助她了,遇到特殊情况、复杂情况、不常见的情况,给她一些语言上的指导,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试想别人该为他做多少事呢?所以我们能让孩子往上走一个台阶,就不让孩子留在原地。

  三、“远离孤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什么是”社会功能,什么事“形式技能”?

  有一个美国的案例,一个孩子训练了多年,结果是:他们能够十分钟把100颗钉子敲进木板,能做逼真的橡皮泥蛇,能够在课桌上100%地指对100种图片,能够在课桌上以100%的正确率完成拼图[FS:PAGE],能够凭机械记忆数到100,能按照给出的模式把珠子穿起来,能够认识所有的字母。以上的训练内容,我们在家里、机构都做了很多,这种训练叫做形式训练。形式训练的逻辑是:通过做这些训练,先让孤独症孩子的病好了,如果孩子的病好了,那么,别人在生活中能够做的事情,我们的孩子同样也就会做了。但是通过这种形式训练,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不会做什么呢?他不能把硬币放进自动售货机,不能找到垃圾桶把盒子放进去,不能把面包卷起来或者切小饼干,不能通过指点图片买一个汉堡包,没有教过使用录音机播放磁带,不知道怎么付给2.59美元买麦当劳,不会给自己系扣子、系鞋带,不能分辨男厕所、女厕所。他不会做的这些,都叫做社会功能。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学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呢?我不能把孤独症孩子治好,但是,我能够把他的使用性功能“教会”。

  社会功能训练的思路是:“先让孩子会做生活中该做的事情,会做事情了,他自然也就好了”。我现在教一个11岁的孩子,他社会功能很弱,不能跟随同龄人上学。接受家庭社会融合教育以后,现在他学会了很多东西,这让我很惊讶。我让他学的是:出家门前给他带上钥匙,回来时自己用钥匙开门;纠正他敲邻居家门的行为;学系鞋带;学自己洗澡、扫地、拖地、买东西、学习从小区的大门口自己回家;学习打电话,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功能的内容。

  孩子完成一件事有两个层次的水平:低级水平,是从程序的角度去完成,高级水平,是从理解的角度去完成。其实,越是智力落后的孩子,越不容易产生迁移,一定要直接从有用的功能上训练。智力好的孩子迁移容易一些。原来有的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社会性教育适合智力好的孩子,恰好相反,越是智力差的孩子,越应该从功能训练上教育。 社会性不是教孩子做游戏,社会性教育也学习交往,但是,我主张教给孩子对生活直接有用的工具性交往。社会功能包含了从生活自理,到社会行为规范,从自我意识,到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的内容。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