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1-12-27 阅读量:363

                                 姓名:项广勤
部门:拓展部
日期:2011年12月3日

    一、儿童基本资料
    孩子姓名:辰辰
    性别:男
    年龄:5岁
    障碍类型:孤独症
    二、孩子现状分析
    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孩子在听指令、语言表达的主动性、语音的清晰度、对气流的运用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但孩子在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对孩子现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做一个简单分析:
    1、听指令方面:
    孩子能够近距离执行一步定向指令,如拍拍手、跺跺脚、踢踢腿、弯弯腰等,且孩子在执行定向指令时,执行指令的主动性、紧迫感都较好,但让孩子执行远距离指令或其他的稍复杂的指令时,孩子做事的主动性、紧迫感都较弱。尤其是在稍远距离(两米之外)给孩子发指令时,孩子要么听而不闻,要么故意不做。虽通过一个多月的诱导训练,在近距离给孩子发指令时,孩子执行指令的主动意识有所改善,但是,孩子因对指令的理解及视觉观察都较弱,完成指令的效果较差。尤其是在主动性和紧迫感方面仍需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
    2、视觉方面:
    (1)视觉观察能力。孩子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件、事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敏锐地观察到,如教室中的秋千、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及吃泡泡游戏中对泡泡的观察都较主动、积极,但孩子对于不感兴趣的物品视而不见,且孩子的视觉转换的主动意识较弱。
    (2)视觉注视的持续性。孩子对物品及事件关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孩子对物品或事件的感兴趣程度,且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专注力较弱。经过诱导激发,孩子与他人对视的主动意识及持续时间都有所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3、语言方面:
    (1)语言基础能力。孩子具有说的基本能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发音的清晰度及口型均不到位,且对舌部小肌肉的控制能力稍弱,如孩子发g、d音时易混淆,孩子对气流的运用较弱,说话时气流量较小,气流的连贯性较弱,几乎是一字一顿。
    (2)语言表达方面。刚来时孩子能够用肢体动作、手势等非口语信息表现自己的意思,但是,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喜好,拒绝接受。现在在情景中手势提示下,孩子能够用一到三个字表达自己的意识,如我吃、我要、不吃、不喝、抱抱我、荡秋千等。但是,语言表达的主动性,语句的完整性,句式、句型的多样化仍是训练的重点、难点之一,仍然需要在生活及训练的每个细节中去激发、引导孩子与别人沟通。
    4、认知理解能力:通过生活经验,孩子能够理解常用生活用品的功能,如杯子能喝水、笔能写字、剪刀能剪纸、毛巾能擦脸等。但是孩子对物品命名的认识较差,如孩子不知道开门用的东西叫钥匙、刷牙用的东西叫牙刷。近期通过课堂强化及生活中的讲解、指认、运用,孩子对杯子、毛巾、书包等命名有所认识。但是,对于更多物品的命名、颜色、形状、所属、类别不理解,需进一步加强。
    5、集体中表现:孩子能够在集体中一对一督促下,模仿大动作及执行简单的定向指令,在少量协助下能完成简单的生活化指令,如搬椅子、拿书包等。但现在孩子仍达不到在集体中主动遵守规则及执行相关指令,仍有乱跑、乱跳现象。
    6、自控能力:孩子对于不感兴趣或兴趣一般的物品,可以等待片刻,但对于较感[FS:PAGE]兴趣的物品必须立刻得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且在无人看护时,仍有乱跑、乱跳现象。
    三、问题解决策略。
    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观察,已经全面了解到孩子各个方面的表现,也初步找到解决孩子以上问题的方法:
    1、针对听指令意识差的问题,在遵循严爱结合原则的前提下,通过示范、诱导等方式,在孩子对指令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手势、眼神等方式的提示,激发孩子听指令的主动性,并遵循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2、针对视觉方面:
    (1)视觉观察能力的培养。用孩子感兴趣的物品或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吹泡泡、激光灯等,培养其主动观察的意识。用动作提示孩子去观察物品,且在训练中也应遵循所观察的物品由大到小、由熟悉到陌生、由感兴趣到兴趣一般的原则。
    (2)培养孩子视觉注视持续性,除了要用感兴趣的物品吸引孩子与用夸张的动作、语气、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老师的亲和力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信任感、依赖性,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兴趣。
    3、语言方面:
    (1)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
    A、通过口舌操提高孩子对口周小肌肉及舌部小肌肉的控制能力,打开上下颌关节。
    B、通过吹哨子、跳绳、吹蜡烛、蹦楼梯等方式锻炼孩子的气流量。
    C、通过仿说儿歌、情景中仿说短句、仿说情景照片、仿说动作名称等方式,练习孩子语音的清晰度及语言的流畅性、节奏感。
    4、认知理解方面:认知理解能力的提高,应从生活中的细节加强孩子对物品命名的认识,从认识最常见的生活物品开始,如毛巾、剪刀、书包、杯子等。且可利用孩子已经学会的东西来帮助其学习不会的东西,如接触孩子对物品功能的认识,让孩子加强对物品命名的理解。在让孩子选择物品时,可把物品的功能放于物品名称之前,如拿擦脸用的毛巾、喝水用的杯子、上学背的书包等。在孩子分辨物品的前期最好采用同样的物品让孩子指认,也可尝试先将物品放于固定位置让孩子指认,然后再变换位置,让孩子选择。
    5、自控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对规则的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大人应及时地用简短的语言向孩子讲解所处环境的规则,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允许的。且在孩子做出不期待的行为时,大人应及时干预,帮助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对于孩子明知故犯的行为,一方面对孩子故意的行为应采取忽视的态度,另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同时让孩子对他人指令有明确的认识。
    四、个案反思。
    通过一个多月对孩子的观察、测试、评估及诱导训练,让我有了以下感悟: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生活的环境也是能让孩子吸取更多“养分”的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孩子学到的东西才更能体现其价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及父母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技巧决定了孩子康复的程度。
    2、快乐学习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快乐是在遵守规则前提下的快乐,自由也不是无拘无束的自由。
    3、训练要有目的性且要结合实际,要全面地观察孩子,让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