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传统的滚铁环也让孩子们笑逐颜开。
为了不让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孩子没出生,母亲就开始胎教;小孩子才会说话,父母就让他学外语。上幼儿园后,小孩学的东西就更多了:舞蹈、书法、打球、外语、认字、算术……小孩子上小学后,除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班。家长们恨不得小孩子在一夜之间学贯中西。
教育低龄化之风很盛,是否与小孩子的身心成长相适应?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多半小孩上兴趣班
6月22日,记者对兰溪市滨江小学一至三年级5个班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调查,调查发现过半数的学生曾参加或正在参加兴趣班或特长班,学习内容以舞蹈、绘画、钢琴、写作、英语、围棋等为主。
该校刘美新校长告诉记者,通常,学生家庭条件越好,参加兴趣班、特长班的比例越高。他们学区的学生不少是城中村的村民。如果是名校,这个比例会更高。
市区的可乐妈说,她的孩子今年才两岁。她告诉记者,她孩子16个月起就进入市区某早教机构接受教育,后来因为费用问题,转入某幼儿园早教班(亲子班),一直到现在。她的亲友和同事,大多数把小孩送到早教机构去接受培训。据她所知,早教班孩子的家长学历普遍较高,有些比较有钱。
市区王女士说,某邻居的小孩与她儿子同岁。这个邻居不仅为小孩报了幼儿园的画画、算术、英语等兴趣班,而且到青少年宫去报了好几个班,害得小孩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怪可怜的。
兴趣班里兴趣知多少
▲ 一名外国籍教师在培训班上课。
所谓兴趣班原本是小孩有兴趣而参加,但现在的家长不顾小孩是否有兴趣,甚至不顾孩子的抵制,强行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特长班也一样,本来,发现小孩在某些方面有些特长,家长因势利导,进行培养,但现在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个体情况,仅凭自己的喜好,就给孩子报特长班。这样的兴趣班和特长班难免成为小孩子的沉重负担,学习效果显然是不会好的。
兰溪市滨江小学被调查的学生,对自己所参加兴趣班评价好的占60%,评价不好的占30% ,评价一般的占10%。表示喜欢兴趣班的占70%,不喜欢的占20%,其他的占10%。这意味着,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孩子没有从兴趣班中获得乐趣。
市区王女士大学毕业后在某事业单位工作。自生下孩子后,如何培养好下一代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这些年,她一有机会就向人请教教育孩子的经验。
她告诉记者,她身边一些人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到时候孩子可以考证、考级。她觉得,为了考级、考证而去参加培训根本没必要。她儿子今年4岁,除了参加幼儿园的正常活动外,很少参加兴趣班或特长班。
她说,小区里玩轮滑的小孩很多,小孩也喜欢,刚好小区内有人在教轮滑,她就让孩子跟这个人学轮滑。后来,儿子对画画产生了兴趣,于是去报了个学画画的班。两个班加起来一个学期学费1000元钱(两个班都是每周一节课)。很多朋友都把小孩送到早教机构去,但她没有这么做。她觉得,时下的早教市场鱼龙混杂,有些早教机构很不规范,经常误导家长,对早教效果夸大其辞,学费也很贵。
刘美新告诉记者,那些健身、艺术类的兴趣班、特长班还好,英语、写作、奥数等文化类兴趣班、特长班还是不参加为好。某校一个小学生很小就参加珠心算训练,曾获得不少奖项。可升入小学后,这个学生算术课成绩并不好,甚至连中等水平都达不到。原因是,珠心算
低龄教育向幼儿延伸
市区江南一家早教机构金华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早教机构与幼儿园有本质区别。比方说,3岁前的小孩主要接受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训练。孩子3岁以后,主要是进行音乐表现、创意思维、逻辑智能等训练。
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市区人,原先在上海工作,后来到韩国留学,回国后仍到上海工作。去年有了孩子后,他就把孩子放到上海一家早教机构,于是进一步增加了对早教的认识和喜爱。后来,他干脆回金华开了一家早教连锁店。
早教机构老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说,早教机构的老师不是普通的老师所能胜任的,也不同于一般的幼儿园老师。他这里招收的老师必须是师范类的,上岗前要送到上海总部培训一个月,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再回上海总部进行进阶培训。
他说,目前市场上的早教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各家早教机构有不同的培训计划。以他这家机构为例,教学计划和课程都是委托专家团队研究开发的。早教不教加减乘除等学科类知识,只是对小孩的心理发展和智力成长提供帮助,并培养其集体意识。早教没有严格的纪律,是自由的活动。
而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适应严格的纪律。整个过程都属于集体活动。
不低的教育成本
与兴趣班、特长班一个学期(一般每周一节课)数百元的收费不同,早教班都按小时收费,每小时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可乐妈说,她的孩子原先在市区某知名早教机构接受教育,虽然感觉不错,但收费太高了———每小时100元,后来还是转到幼儿园办的早教班,每小时收费50元,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现在,她每周去该早教班3次(每次一个课时)。
一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区各家早教机构收费标准相差很大,低的每小时数十元,高的要上百元,有的甚至要一百六七十元。
除了早教外,其他的培训收费也不低。
市区张先生说,他的孩子喜欢打乒乓球,在朋友的提醒下,不久前,他把孩子送到市区某乒乓球俱乐部练乒乓球,收费标准是每小时50元。如果每天练1小时,一个月需要1500元。这对于工薪族的他来说,负担不能说不重。
他说,教练的收费标准是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定的,水平越高,收费也越高。他儿子属于很低级的水平,收费标准还是低的,以后水平提高了,收费标准将会提高。
兰溪的冯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从小学国际象棋,目前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他把女儿送到北京去学习,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00元,这是优惠价,而且是几年前的标准,现在的收费标准应该更高了。
他说,花在女儿学棋上的钱少说也有10多万元。据了解,社会上钢琴、书画等其他类别的培训收费也大致如此。
教育低龄化的目的论
学生并不怎么喜欢进各种培训班,为什么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参加课外培训班呢?“孩子成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可说是教育低龄化的目的论。
“不少人还是受功利驱使,希望通过考级、考证,中考和高考时可以获得特招或加分的机会。”刘美新说,一旦渗入功利,小孩子就很难从兴趣班或特长班中获得乐趣。
市区宾虹小学老师任倩分析道,如今不少家长过于重视成绩和知识,而忽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这表现在对兴趣班、特长班的选择上,喜欢让孩子参加思维、写作、英语等文化课,而不愿选择航模、泥塑或艺术类的课。这些家长觉得,花钱学航模不值得。如果学奥数,哪怕孩子最后考了20分,家长还是感到欣慰,并很乐于跟别人说:“我家孩子在学奥数。”暑假期间去各个培训机构看看,参加文化辅导的人肯定比学技能类的多。
一些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家长希望孩子尽早学习学科知识,与初高中阶段课业过重以及家长的错误认识不无关系。曾有家长跟她说,在小学阶段先把英语学好,进入初中后就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家长认为,小学里多学点语数英,到初中会省力些。在初中里多学习一点,到高中时会省力一点。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小孩子的学习压力不断下移———幼儿园学习小学的内容,上小学后学初中的内容……
不过,据她观察,凡是参加过早教或者各种艺术类培训班的孩子,以及从比较好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多元智能开发会好一些,动手能力、思维广度、语言表达、音乐节奏、运动协调等明显较优。
刘美新根据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参加过艺术、健身类训练的学生优势明显。首先,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更自信、更能充分表现自己的特长;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表现在学习上比别人更细心和耐心;再次,学舞蹈的女孩比其他学生更有气质,站姿清新脱俗。
对于各种培训班办得越来越火的情况,刘美新分析说,因为现在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拔苗助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于是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逼迫孩子过早地学这学那。
目前的幼儿园鱼龙混杂,一部分幼儿园过于注重商业利益,今天开这个班,明天设那个班,追求一些让家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写字、算术等可以让家长直观感觉到的指标,以迎合家长心理,将早期幼儿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入读、写、算等技能培养和学生知识传授。
担心“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5月31日晚,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强做客华中农大狮子山讲坛。有人问他对当今孩子教育“低龄化趋势”有何看法,郑强答道:“我痛心呀!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 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而中国的孩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里屡获佳绩?郑强身后大屏幕上打出“强哥语录”:这是因为小的时候没有玩、不允许玩、被别人玩。让小孩子做大人的题,没有时间玩,这不仅过早地透支了他们的潜力,也限制了他们本该活跃的思维。
郑强称,孩子的成长不是30米、300米赛跑,而是万米赛跑。当代家长教育孩子太注重3000米以前的赛跑了,没有人真正关心学生的“出厂质量”。在浙江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平均每个学生有3.3名家长“护送”;而在毕业典礼上,到场的家长不足500人。
刘美新也认为,小孩子过早地学习学科知识,副作用很大。首先,容易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造成被动学习。由于不少内容幼儿园已经学过,进入小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行为习惯差,进入三四年级时,成绩会跟不上。其次,剥夺孩子的童真童趣,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再次,失去了幼儿早期教育的宝贵时机。幼儿时期注重学科类知识的学习,难免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他强调,小孩子不仅不能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更不要输在人生的终点线上。
低龄化教育怎么教?
低龄化教育应该怎么教?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朱宗顺博士说,早教一般指3岁以前婴幼儿的教育。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何时开始接受教育为好,这要看如何理解“教”字。
朱教授告诉记者,0~6岁的学龄前儿童,尤其是0~3岁的婴幼儿,身心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必须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处于早教阶段的婴幼儿更应如此。早教应该以保育为主,关注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这时的孩子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教首先要做好保育工作,考虑孩子的营养保健、安全卫生等需要,同时辅以适宜的运动锻炼。那些把早教当成提早识字、计算,提早开展艺术技能训练,提早学习外语等等做法,是一种错误的早教观念。有人把早教宣传为提早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往往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这种所谓的“早教”,也许会让孩子在极小的时候学会某种技能,但牺牲的是孩子童年的快乐和人格的健全。
他介绍说,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依靠父母在自然状态中进行,而非简单地用送孩子到某个早教机构接受单一的训练来代替。早教应该为孩子提供身边自然和社会经验的机会,不以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为目的。婴幼儿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学习结果就是获得各种事物尤其是身边事物的经验,养成积极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这种教育并不神秘,可以存在于家长带孩子到草地、公园等地方游戏、散步时进行,也可以在家长带孩子掏蚂蚁窝、拨弄石子、掏挖沙土时进行。这些看似老土的活动,孩子却能从中获得自然的体验、亲情的依恋、探究的兴趣、童年的乐趣。这种教育不贵也不难,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对婴幼儿及其教育的正确认识。
任倩告诉记者,她非常支持早教,但早教并不是狭义地到某个机构或学校去学习,而是需要靠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亲子认知世界的活动,她极不赞成孩子过早学习写字、英语等文化知识。而且,社会上兴趣班师资参差不齐,所教的英语、拼音等发音不准,小孩进入小学后很难纠正。
她说,她曾带小孩参加过市区某知名早教机构的课,虽然老师上得很生动,环境也不错,可是她觉得语言(英语)开发太早。学英语要有一个浸入式的氛围,每周只学1小时,肯定没效果。家长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早教。比如妈妈在烧苋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苋菜是红色的,汤也变成红色了。这就是科学意识的粗浅渗透。如果有时间,多带着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新加坡有个教育专家说了,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其实,这就是早教。
浙师大心理学系副教授曹晓华等研究者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很多人认为孩子认字要趁早,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学语时便开始看图识字。但其实,6岁左右是儿童识字的关键时期,儿童大脑里的汉字识别机制到7岁才初步成熟,因此教孩子识字未必越早越好。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