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有一类孩子,像纯净的玉石,心灵的门户关上了,阳光挡在门外,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5月中旬,记者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她在电话里恳切地说:“我的儿子患了自闭症,从出生到8岁前几乎连话都不会说,在我隐瞒病史的情况下把他送到了梅丽小学读一年级。本来我对孩子读书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可毕竟到了上学的年龄只好试一试,谁知,这一试竟试出了奇迹,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儿子几乎每个月都有进步。现在,儿子不仅有了语言表达能力,考试成绩也是连连攀升……”
这位名叫李燕的妈妈恳请记者去采访儿子的老师徐斯茵和刁立惠,因为儿子的转变是她8年来为儿子倾注浓浓的爱都没有看到的。于是,为了这位平凡母亲的愿望,为了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陌生,为了人们对自闭症儿童广泛流传着的各种各样的误解,我们将笔触伸向了他们……
1 “7岁前,这孩子还不会说话,可能终生就不会说了!”
1995年10月28日,儿子的出世让李燕与丈夫高兴不已。夫妻俩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对于中年得子,张先生高兴之余寄予厚望,为给儿子起名就不知翻了多少回词典,最终以“飞翔”之意给儿子取名张翔。李燕说,那段日子是她生命里的春天。可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到了该会说话的年龄还不会说话,李燕有点着急了,朋友劝她说是“贵人语迟”,她也就没有在意。
可儿子到了4岁的时候,李燕发现他不仅不会说话,而且还与其他的小孩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他想要一件玩具,而父母又没有领会他的意图,他就会烦躁地掐他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教很多遍张翔都可能学不会,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也变得那么难以面对了;由于张翔肚子饿了不会说出来,李燕就拿着碗跟着他转,一有机会就一口一口地喂;由于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别人说什么他都像没听见一样。要么总是一个人嘀咕些什么,谁也听不懂(其实这是自闭症孩子一个突出的表现);最让李燕担心的是孩子没有危险意识,出门时,他也不管路上有没有车,高兴起来就一个人往前跑。有好几次,夫妻俩被紧急刹车后的司机大骂一通……
李燕不得不面对现实,带儿子去当地的医院检查,可并没有查出任何病症。后来,她辞掉了不错的工作,与丈夫一起全力照顾儿子。
孩子的问题,夫妻俩还能忍受,可被别人误解才是他们最痛苦的。有一次,儿子不知道危险把一个邻居的小孩推倒在地,小孩的爸妈很生气,说要打儿子。李燕向他们解释儿子有问题,但他们就是不相信。从那以后,只要她和儿子一出现,大家就会躲开他们,说她儿子坏,家长又不管……
张翔6岁多的时候,眼看到了快上学的年龄了,可还是不会说话,就连“爸妈”都喊不清楚。李燕带着儿子先后到过北京、广州等地求医问药,得出的结论说,孩子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患儿。北京第六人民医院一位教授甚至说:“7岁前,这孩子还不会说话,可能终生就不会说了!”
2 把自闭儿当正常孩子看
小张翔有着一些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爱好,也可以说“天才”的一面。他喜欢历史、地理方面的电视和书籍,如《康熙王朝》等,却不喜欢看动画片。3岁多的时候,李燕就经常带他去图书馆,给他一本带图片的历史或地理方面的书,他就能安静地呆上半天。另外,他对音乐很有天赋,听过一次的歌曲就能哼出来……
儿子“天才”的一面让李燕颇感欣慰。
由于自闭症这种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药可治,除了做一些理疗之外,只能在环境的影响下顺其发展。因此,李燕一边为孩子创造融洽、和谐的环境,一边打听能治疗自闭症的信息。2002年的一天,李燕听说北京的一家医院有一台电疗的仪器可以治疗自闭症,就立马赶到北京买回仪器。可电疗的痛苦成人都难以忍受,何况小张翔呢?面对儿子治疗时挣扎、哭叫的场景,李燕只得横下心来,首先在自己[FS:PAGE]身上试验,然后一边陪着儿子流泪一边把他紧紧地抱住进行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电疗时,看到儿子疼得不愿意治疗,李燕说:“儿子,如果你配合治疗,明年的今天,你就可以对妈妈说我要去麦当劳了!”谁知,小张翔居然不再哭闹了,从此还主动配合治疗。儿子有了理解话语的意识,那一刻让李燕看到了希望……
2003年9月,张翔该上学了,但他只能简单、模糊地叫“爸爸、妈妈”。医生建议李燕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李燕却认为,孩子有理解能力了,如果和正常孩子相处,说不定能促进他的思维发展。她怕学校不录取孩子,于是隐瞒了儿子的病史,在梅丽小学帮儿子报了名读一年级。
3 创造了一个改变自闭儿命运的环境
记者在采访张翔的语文老师徐斯茵和数学老师刁立惠时,她们一致认为:李燕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而李燕在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要感谢梅丽小学,感谢学校培养了这么有爱心的老师!尽管她们都不承认是自己改变了张翔的命运,但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张翔现在每个月都在变化:日常用语都会说了,知道批评、表扬的意义了,会算术题了,语文成绩由当初的10多分提高到现在的80多分,数学也能考到70多分了……
张翔刚到学校报到时,差点还让当时的班主任徐老师误会。集体活动时,老师让他排队,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自己玩自己的;刚开始上课时,妈妈必须在窗口站着,否则全班年龄最大的他还会哭;有不高兴的事,说不出来还会打同学;回答问题只会说“是”和“不是”……徐老师还以为这孩子太顽皮。最后,李燕看再也隐瞒不下去了,只得说出了实情,并恳请老师给孩子试一试的机会。
徐老师和刁老师感动之余,也下了要改造张翔的决心。由于张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每次上完课或考试后,他们就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再讲解一遍,直到他弄懂为止;张翔不敢正视别人,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他们就经常在人多的场合表扬他;课余时间两位老师还安排了几个同学带着张翔出去玩游戏,让他融入集体;他们把张翔当正常孩子看,只要他主动举手就给他机会,使其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刁老师介绍说:“学校第一次打预防针的时候,我和医生都告诉他不疼,但张翔还是很怕,还没轮到他就哭了。后来我在班上表扬了张翔,说他妈妈不在身边也能打针,真勇敢。在后来几次打预防针中,他就没有再哭过了。”
徐老师告诉记者说:“刚开始读课文时,张翔像结巴一样只能两个字两个字地读,一篇课文读下来占用了很多时间,可我并没有责怪他,更没有打断他,当他读完后甚至还鼓励他一番。同时,我让同学们课余时间多与他讲话,并找来录音机让他反复听汉语拼音;还让他将生词写在卡片上给老师上课,每当这时,我们总是像孩子一样‘天真’地叫他‘张老师’。就这样,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掌握的词语越来越多。渐渐地他能说一些流畅的句子了。”
在老师和家长赏识的目光注视下,张翔各方面的进步都越来越大。记者出稿前,张翔甚至主动打电话告诉记者说:“叔叔,我6月1日就要加入少先队啦!”言语中满是自豪。也许,这一切就是妈妈的爱、老师的赏识、同学们的帮助、学校提供的没有歧视行为的大环境创造的奇迹吧!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