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7岁,是大部分孩子步入小学课堂的年龄。7岁,却是孤独症儿童的尴尬年龄。不少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提出要“高度关注孤独症儿童,让孤独家庭不再孤独”。他们提出这些特殊孩子所遇到的“尴尬”问题就是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孤独症患儿的学校。孩子7岁之后该何去何从?
学龄孤独症儿童
到哪上学成难题
小虎今年8岁,母亲明女士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孩子找一所学校,“我很羡慕那些每天能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去上学,心里就一阵酸。”但遗憾的是,小虎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因为他是一个孤独症孩子,母亲也因此放弃了工作,24小时陪伴左右。
正规教育难进行
个人特长待开发
黄冬莹是本市童之舟刘氏儿童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儿子已经13岁,仍然跟随妈妈在培训机构里学习,身边大都是不超过7岁的小伙伴。她曾经将孩子送到启智学校,但那里并不是针对性教育,无奈又接了回来。
刚确诊的时候,黄冬莹束手无策,带着当时只有三岁的孩子去了外地几家机构,进行了长达1年的ABA行为改变训练和“视听动”学习能力训练,她发现,孩子确实进步很多,可要学的也还很多。回到天津后,她发现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家长也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孩子小可以送到康复机构,可到了学龄的孩子应该送到哪里去呢?还有一些孤独症孩子,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长非常突出,如对文字、数字、音律有特别的爱好,但因为他们不懂纪律,上课走动,影响其他孩子学习,因此难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
专家呼吁
完善教育康复体系
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王崇颖博士表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孤独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面临着培训难、入学难,以及成年后社会安置难等一系列问题,“希望尽快完善孤独症患儿教育康复体系,让更多孩子得到帮助。”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伸出援手,挖掘他们的特长因材施教。(记者 任桐 实习生 信华 摄影 新报记者 谷岳)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