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很多大龄自闭症儿童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星星的孩子,谁为你打开校门?
东莞约2/3年满7岁的自闭症儿童“无书可读”,市委书记刘志庚表示将与教育部门协商解决
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着星光般清澈的眼睛,却从不向父母述说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他们有着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却很少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或悲伤。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安静地独坐在墙角一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玩。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自闭症(孤独症)患者。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57个自闭症儿童,有十个将满7岁就要毕业了,但至今东莞没有专门的公益学校能够接收他们。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陈惠英透露,目前只有不到10%的自闭症小孩7岁后能够达到正常小孩的水平。按照以往统计的数据,每年大约有15个学生毕业,而通过毕业评估能正常去上学的孩子也就3-5个,约2/3自闭症儿童的出路仍是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东莞市市委书记刘志庚前天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学生就读难的问题,东莞市委市政府将与相关部门商量解决事宜。
得了病的仅一成父母肯承认
“我只是送孩子过来学说话的。”这是康复中心老师经常听到的话,漂亮的脸蛋,清澈的眼睛,让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得了自闭症。只是不会说话,这是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家长愿意接受的孩子异常的“理由”。
熊先生来自江西,1996年在东莞长安厦边开了一家模具加工店。2000年底,他的大儿子小伟(化名)出生了。“那时候岳父母帮我带孩子,跟我说小伟经常出现哭闹、不理人、不说话的状况,可能是傻的。当时我一度认为那是岳父母不想帮忙带孩子的借口。”熊先生说,“孩子长得那么可爱,身体健康,怎么可能有病,所以我一气之下把孩子带回家自己带。”
由于熊先生主观上的逃避,小伟直到四岁半才被确诊为自闭症。但遗憾的是,他已经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想起这个,熊先生显得特别痛苦,连连说:“都是我害了他。”
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陈惠英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就算把孩子送到康复中心来,其心里依旧不愿意承认孩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甚至有一些家长在孩子走出康复机构后都不愿提起孩子曾经接受康复干预的事情。陈惠英表示:“0-7岁是最佳的治疗期,并且是越早越好,家长错误的认识和不配合很容易耽误孩子的治疗。”
康复了的也可能被劝出学校
据了解,目前在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自闭症患儿有60名,绝大部分为东莞户籍。今年上半年有54位待入学孩子接受了评估,其中22名已经可以安排就读,但仍有32名孩子在排队中。
“不是我们不肯让孩子进来读,实在是场地和师资有限。”陈惠英告诉记者,目前康复中心自闭症儿童有四个班,60个孩子只有26个老师,基本上已经接近饱和。“康复中心与普通幼儿园不同,有些孩子甚至要在这里待六七年,所以学位不是每年都固定的。”
更让陈惠英揪心的事,康复中心只能接收0-7岁的孩子,7岁之后,该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他们,却面临着普通学校不肯接收的窘境。陈惠英告诉记者,年满7岁的孩子,无论康复得好与坏,都必须离开康复中心。这些小孩若康复得好的,可以去幼儿园或者小学就读,“可是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来说,社会交际能力一直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因此小孩去普通学校就读的几率非常小,毕业后能够达到上小学能力的只有不到10%。”
陈惠英介绍,这些小孩就算进入了普通学校读书,也有可能会被当成“问题学生”劝出学校。“之前康复中心有一个小孩小磊(化名),毕业后由于康复能力不错,孩子爸妈便把他送到普通小学就读。”陈惠英说,可是没多久问题就出现了。小磊看到同学的东西,常常不管场合以及同学愿意与否,毫不[FS:PAGE]客气伸手就拿。“这个动作小磊可能都不会明白什么意思,可是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乱拿同学东西的坏孩子。而老师和同学的‘偏见’,会对其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陈惠英表示很担忧,“目前只有45个自闭症孩子在东莞特殊教育学校和脑瘫的孩子一起就读,还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待在家里,希望能有专门的学校来接收他们。”
东莞仅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据了解,东莞唯一一所市属特殊学校启智学校现有学位近300个,原则上招收聋哑和轻度智障的学生,每年约招新生40多人。广东省督学、省教育厅督导室调研员郭文建议,按照要求,30万人以上的城市就需要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而东莞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百万人口的城市,目前只配备一所市属特殊教育学校,有点不足够。东莞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考虑扩建或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为更多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入学的便利。
5月30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庆六一市领导慰问儿童”活动中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残疾儿童,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在关注,并且近几年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前往关心,送去温暖。而当得知只有45个自闭症儿童在特殊学校就读时,刘志庚说:“45个太少了,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些孩子的基本入学问题,至于具体措施会与教育局部门协商。”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