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早上6点20分,首班121路公交车准时停靠在李家女姑公交站。车门打开,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上了公交车。此时,公交车上喧闹嘈杂的声音突然消失了。市民不再高谈阔论;有人悄悄地将手机调成静音;有人熟练地站起来,对着母子说了声:“坐吧。”
这是发生在121路公交车的一幕 ,母亲名叫杨芬兰,怀中儿童强强患有严重自闭症,对喧闹环境有极强的抵触心理。为了帮助强强,121路公交车的18位驾驶员和沿途的乘客,让这班公交车成了岛城唯一一辆“无声 ”公交车,载着这对母子一路前行……
A 公交上的一对特殊乘客
2002年10月,杨芬兰和李江华夫妇家中添了一个新成员——强强。强强虎头虎脑,能哭爱闹,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增添了许多欢笑。然而,一直到2005年10月,也就是强强满三岁生日时,这个孩子的口中还说不出一个字。这个时候,强强的妈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强强不喜欢玩具,害怕见陌生人,大小便不能自理……
经过医生诊断,强强的妈妈终于得知,孩子患有严重的自闭症。而在青岛市儿童医院,就有专门医生和机构来治疗这一类儿童。从2007年春节开始,杨芬兰就开始带着强强,乘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一天下来,杨芬兰再带着孩子,乘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回家 。
杨芬兰一家住在李家女姑社区,只有一辆121路公交车从村口经过。所以,每天早上,这对母子都乘坐最早的121路公交车出发,然后再乘坐121路公交从市区返回。但是,几个月下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儿童医院的医生在治疗时发现,每天要乘坐4个小时公交车的强强,对公交车内那种喧闹的环境特别反感。而这种反感,对强强的治疗来说,是一个并不好的因素。
就在杨芬兰发愁如何在沿途中保证给强强营造一个安静环境的时,121路公交车的驾驶员也开始留意车上的这对特殊的母子。
121路公交车线路班长袁勇在采访中回忆说:“这对母子每天都会准点坐首班车走,坐末班车回。那位母亲一抱着孩子上公交,孩子就一直不停地哭闹,身子不停地扭动。出现这种情况之后,那位母亲就紧紧地抱着孩子,并不断地向乘客道歉。”
“后来,时间长了。我们这几个驾驶员就不忍心看到这个画面,终于有一天,我们就问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121路的驾驶员都知道了这对母子的情况,私下里开会商讨,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这对母子。
B 121路车成了“无声公交”
8月16日,在128路公交车车队(121路隶属128路车队)办公室,班长袁勇告诉记者:“2007年7月份,车队领导决定,专门为这对母子制一个标语牌,牌上印着,车上有特殊乘客,禁止大声喧哗 。”
从制作这个牌子开始,121路车的18位驾驶员就开始与这对母子紧紧联系在一起。杨芬兰与强强一上车,驾驶员就向乘客举起了禁止喧哗的标语,并劝阻大家尽量不要大声说话,同时让一些乘客给强强让个座。
袁勇告诉记者:“121路车,主要是连接一个工业园,车上的乘客多数是去工厂上班的,彼此之间也比较熟悉,所以交谈是很普遍的。刚开始时,很多乘客对禁止大声说话这个事情,并不是很理解。所以这个措施刚开始实施时并不容易。后来,很多乘客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只要车上比较吵,就会有个小孩在不断地哭。一些经常坐这个线路的老乘客就询问驾驶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也如实跟乘客说了。乘客知道之后,都一致表示,这个事情是应该的,大家都要好好帮助这对母子。”
“再后来,知道这些情况的老乘客坐车时,就开始对周围的乘客宣传,说车上有自闭症儿童,怕吵。后来,这个事情就越宣传越广,经常乘坐121路公交车的乘客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几个月之后,只要杨芬兰母子一上车,车上就会安静下来,而一些乘客也会主动让[FS:PAGE]座。“因为给强强制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他开始逐渐接受了。从开始的不哭不闹,到最后一上车就对着乘客笑。”
C 孩子开口的第一句话是“阿姨好”
因为儿童医院的医生指出的不好因素已经在公交车驾驶员的努力下,消失不见了,强强恢复的情况也越来越好。8月16日,记者与袁勇一起在李家女姑社区的一个普通平房里,见到了强强和他的妈妈杨芬兰。
记者到强强家时,他正在专心地写着字。看到袁勇与记者进来,强强开心地对着袁勇笑了一下,说了句:“阿姨好。”
杨芬兰告诉记者,除了家人,强强现在最亲近的人就是袁勇和另外几个121路车队的女驾驶员。看着强强认真写字,杨芬兰的眼湿润了。她说:“自从得知强强患了自闭症之后,我们几乎找遍了青岛所有的医生。但是,医生说这种病最好还是心理治疗。而我们乘坐的121路公交车,就给强强搭建了这样一个心理治疗的平台。后来,强强经过儿童医院的专业治疗,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阿姨好。”
“因为我们每次坐公交车时,强强总是会对驾驶员师傅特别亲切。而121有18位驾驶员,其中有17位都是女的。我们每次上公交车时,我都会教他一句‘阿姨好’。所以,他开口说的第一句就是阿姨好。这些驾驶员,除了在乘车时帮助我们之外,平时的休息时间,也经常来我们家看看孩子。会给孩子买吃的、玩的、穿的,甚至直接给现金。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驾驶员 ,就没有现在的强强。”
在采访中,杨芬兰不断流泪。袁勇说,杨芬兰是一个坚强的妈妈,但是这个坚强的妈妈,却因为这个孩子,流了无数次的泪。以前是痛苦的泪,现在是看着孩子一步步成长,流出了喜悦的泪。
D 来,和阿姨一起走!
为了给孩子治病,杨芬兰夫妇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而随着强强不断成长,强强的父亲李江华终于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
强强的母亲除了在家照顾强强之外,还利用闲暇时间,开了一个小商店,卖零食酒水。由于符合要求,强强的母亲在今年5月份,又生下了一个女儿。现在杨芬兰除了照顾小商店以外,生活主要围绕两个孩子转。
令人欣慰的是,不断成长的强强现在已经上学了,虽然学校是城阳一所特殊的学校,但是,患有严重自闭的强强也终于开始尝试跟同龄人交流。强强开学第一天,坐的“班车”就是公交集团特意准备的一辆121路公交,驾驶员也是他熟悉的阿姨。
但强强以后的路很长,还需要不断提高。面对记者,强强不愿意多说一句话。采访最后,袁勇提议领着强强出去走走,强强拍手赞同。看着袁勇领着强强边走边谈的温馨画面,杨芬兰的眼睛又开始湿润了。
公交无声,大爱无言。一幕人间真情,就在岛城一辆普通的公交车上真实上演。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