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社会报道

走进“孤独”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1-10-11 阅读量:334
东北网齐齐哈尔10月11日讯 星星宝贝孤独症康复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家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这里同时容纳了40个年龄不等的孩子在这里进行康复治疗。然而,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师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据了解,我市约有1万名儿童患有“孤独症”,而每150名新生儿之中就有一例,男孩儿患病率远高于女孩儿,比例约为6:1,因为“孤独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是世界未解之谜,因此没有办法预防,同时也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当听到这些数字时,我们震惊了,如此高的发病率出现在我们身边,然而,我们对这种病和患病儿童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推开一扇走进“孤独”的门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大多聪明漂亮。走进孩子们的训练室,打眼望去,这些孩子和一般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脸上大都挂着微笑,但老师说,他们并不是因为做游戏而开心地笑。

  五岁的乐乐有着一双乌黑的、圆溜溜的大眼睛,一旦他望你一眼,你会感到特别深情,但他却不愿与人对视。

  乐乐的母亲李女士与丈夫是泰来县的农民,生活虽不算富裕,但小日子也过得蛮幸福的。乐乐的出生,给全家人增添了无限的欢乐。然而,随着乐乐的成长,李女士发现儿子与众不同,“他不会说话,怎么叫都不理,不顺心的时候就又哭又闹……我和丈夫抱着他跑了无数家医院后,他被诊断为儿童自闭症。当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后来上网一查,我大脑‘轰’的一声,一片空白!我咨询了许多专家,得到的答案都是‘无药可治’。后来听说齐市有个康复中心,可以恢复孩子一部分的语言和行为能力。我就放下家里的一切,在中心附近租房子住了下来。每天朝八晚五,陪孩子训练,希望他快点好起来。”“刚到中心时,乐乐因为换了新环境不适应,半个多月的时间动不动就哭闹不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安静下来。每当夜晚乐乐熟睡的时候,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觉得生活已没有希望可言,整天机械般地去做每一件事,精神恍忽。回过神儿来,便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是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我要让他过正常人的生活。”话到此处,李女士强忍泪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这位31岁的年轻妈妈显得那么坚强。

  值得欣慰的是,乐乐自5月8日起在康复中心已训练了四个多月,性格逐渐变得开朗,爱说话了,还学会了唱歌。见到记者,乐乐显得有些紧张,不过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不仅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年龄,还高兴地唱起了儿童歌曲《泥娃娃》,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小家伙儿脸上露出了开心自信的笑容。

  老师说,乐乐是症状比较轻的孩子,而且发现的比较早,治疗也很及时,所以康复状况很理想。但是很多孩子并没有这么“幸运”,很多发现晚和被误诊的孩子错过了最佳康复治疗期,就很难改善状况了。大多数的家长会选择“居家养护”,甚至有的孩子从来都没走出过家门,这样会使症状更加严重,甚至会伤害他人,伤害自己。因此,家长、医院、老师要对“孤独症”充分的重视起来,以免发生更多的悲剧。

  打开一扇接纳“孤独”的窗

  “星星宝贝”的创办者石孔春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同时她也是一个治疗孤独症的老师,身兼两职的她现在像是一个上满了发条的时钟,全年无休、全天无休。

  石孔春的女儿宝宝(化名)今年已经9岁了,从一周岁半的时候被诊断得了孤独症,她已经系统地接受了7年多的康复教育,现在整体状况已经有了极大地改观。由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睡眠不好,每天早晨5点多钟,宝宝就起床了。一听到宝宝起床,石孔春就会跟着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紧张生活。她要监督宝宝刷牙、穿衣服,一边做饭一边放音乐给宝宝听,或是让宝宝安静的画画。不到7点半,石孔春就到康复训练中心,开始迎接前来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和家长。

  机构里有12个老师,他们都是幼教或是特教出[FS:PAGE]身,今年28岁的段新丽就是其中之一。从2007年就开始担任康复教师的段新丽,已经不记得自己给多少孩子做过康复,不提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只是给记者讲了一个她和孤独症孩子的故事。段新丽曾经教过一个对声音非常敏感的孤独症孩子,一旦周围的声音变大,她就会捂着耳朵尖叫。为了这个孩子,段新丽把自己的大嗓门变成了轻声细语,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这个孩子的工作中去,一天、一周、一个月,直到段新丽和她变成朋友,让这个孩子敞开了心扉。段新丽充满耐心地培训了她一年半的时间,让这个孩子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孤独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这些患有“孤独症”孩子。倩倩是中心里面症状比较轻的孩子,她表达的方式就是和人打招呼,每见到一个人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得到回应之后会开心的蹦蹦跳跳,如果得不到回应她就会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几天不言不语。然而,除了老师、亲人和了解她的人之外,能够回应她的人很少。

  交流困难,理解力差。因此,即使是状况好的孩子入园、上学也成了很大的难题。家住龙江县的刘女士带着9岁的儿子鑫鑫在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已有三年之久。如今的鑫鑫在表面上看,已与正常的孩子无异,但是刘女士却仍然愁眉不展。“鑫鑫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病情已大有好转,这本是应该高兴的事,可当我想把他转到正常幼儿园时,遇到的阻力是我没想到的,不接收的占大多数,极少数同意接收,托费却高的惊人,孩子今后怎么办,我不敢想,希望能有一个小小的空间可以接纳他,让他过正常人的生活,是我们全家最大的期盼。”给“孤独”孩子安心的未来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记者产生了疑问。虽然,有些孩子能够表达简单的意思,但是还不足以让他们融入到大的社会中,如果等到家长无力监管之后,孩子们怎么办?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期盼最多的就是托养机构,他们希望政府能建立专门针对孤独症的托养机构,等到他们没有能力照顾这些孩子的那一天,可以将孩子送到这样的机构,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

  但是目前,我市并没有这样的托养机构,仅有的星星宝贝孤独症康复中心也还不能满足要求,更何况孤独症的治疗也将是一大笔的费用。“孤独症患儿的康复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比较沉重的负担。”石老师告诉记者,我市几乎是全国收费的最低标准,一个患儿的康复费用一个月也要1300多元钱。通常,一个孩子从婴幼儿时期一直要康复到十几岁,这笔费用将是非常巨大的。再加上陪同家长吃住等费用支出,普通家庭很难承受。

  有的家长也提出希望政府能成立专门的学校,教孤独症患儿一技之长,使他们以后能自食其力。而专家则认为,即使孤独症患儿有了生存的本领,也需要有专人看护,独自一人是根本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的。

  给“孤独症”孩子一个机会,给家长一份信心,哪怕一个简短的问候、一个善良的微笑,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注,全社会齐心给“孤独症”孩子一个安心的未来。 (文中孩子姓名均为化名)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