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社会报道

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康复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1-12-09 阅读量:338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普通孩子的社会化影响,尚且如此重要,那么,家庭教育对于孤独症孩子社会功能的康复作用,几乎就是决定性的了。中国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历程,让我们不能不从基础性、根基性、广阔性和永久性的多重视角,来反思和总结家庭教育在孤独症康复中的特殊作用。

       一个正常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其家庭教育能起多大的作用呢?英国曼彻斯特一份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指出:“与教育成就有关的主要因素在家庭环境之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学校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1.家庭教育,是孤独症康复教育的根据地

       如前所述,孤独症康复的含义是改善孩子的社会功能,赋予他们越来越多的社会性,也可以通俗地说,康复就是使孩子越来越能够“知人情,达事理”,越来越具有“人味”。而且,我们也是根据孤独症孩子社会功能改善的状况,来判定其康复程度的。社会功能改善的三个目标分别为“家庭生活自理”、“社会生活自理”和“社会生活自立”,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孤独症孩子的康复,都是按照这个难度顺序,依次攀升的。其中,“家庭生活自理”是“社会生活自理”的基础,更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先决条件。不能实现家庭生活自理的孤独症孩子,可以说,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康复目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家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孤独症孩子实现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功能的奠基性教育。

       “家庭生活自理”,它包含了孤独症孩子在家庭生活范围内,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要知道每个家庭成员、也要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能够和自己的家庭成员正确相处,具有对家庭生活规则一般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并能够自己动手满足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能够独自安全居家,不需要家人的看护。家庭生活自理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而训练一个孤独症孩子获得这些社会功能的恰恰是家庭教育训练。

       毫无疑问,缩短孤独症孩子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是我们所有努力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他们不但能够在家庭中与家人和谐相处,还应该能够被社会接纳。什么是社会呢?社会是由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人组合而成的团体,被“社会接纳”,就是被自己所属的群体接纳,与自己所属的群体之间形成相融的关系。那么,社会又在哪里呢?人出生以后,所归属的第一个社会群体不是别的,恰好是家庭。社会学家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意思是说“家”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在家庭中,有夫妻关系,母子(女)关系,父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外祖孙关系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上,家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单位,而这个社会单位的特点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而构建的特殊人际环境。家虽然小,但是,“家”里却包含了社会的基本元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里每个成员都有其在家庭中的角色,而有家庭社会角色,必然就要有与家庭角色对应的角色行为规范。孩子本身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孩子同样处于和不同的家人之间的不同关系之中,在这种联系中,孩子也有自己的角色,就意味着孩子也必须有自己的角色行为。

       我们期待着孤独症孩子学会人际交往,首先要教会孩子理解和处理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之间的关系,理解父母之间、祖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对家庭人际关系的认知,孩子与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是否正常,是孤独症孩子学会人际沟通,实现社会功能的第一步。实现了这一步,是孩子理解家门之外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当孩子走出家门[FS:PAGE],走向各种社会公共场所,在生活中使用社会公共服务时,就要与各种社会场所中的社会成员形成特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例如乘车、购物时,就形成了顾客与售货员的关系,乘客和司售人员的关系,当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后,就要归属于一个团体,这又形成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交往关系,孩子与同伴、同学之间交往的关系。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些人际关系呢?如何培养孩子学会这方方面面的人际沟通呢?毫无疑问,家庭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是基础,是根基。

       孤独症孩子与“社会”的排斥、冲突,首先就体现在他们与家庭成员的排斥和冲突中。如果一个孤独症孩子没学会对自己与家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没学会与家人的正确沟通,那么,我们直接让孩子融入社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父母不管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多么没有规范,不管孩子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认知有多少空白,也期待着孩子能够融入学校中的班集体,融入社会,这就等于不经过第一层楼,而直接让孩子迈上第二层楼。

       事实上,在家庭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孩子的社会认知、交往规则、语言表达等,会对孩子融人家门之外的社会交往环境,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也可以说,我们要从一个孤独症孩子与家庭成员的融合程度,去看这个孩子与社会群体的融合程度。我们决不能舍弃家庭教育,完全依赣训练机构,依赖幼儿园、学校来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的根基。家庭教育的这种特殊作用,是任何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

       每一位孤独症家长都期望孩子能够尽早地走向社会、融人社会,但是,家门外的社会环境就是一片人际关系的“汪洋大海”,而家庭,就像大海中的“安全岛”和“根据地”。孩子要进入社会环境之“海”,家庭教育既是训练孩子学会游泳的基地,也是承载孩子驶向大海的方舟。孤独症孩子如何走上公共汽车?如何走进商场购物?如何走进餐馆就餐?如何走进医院看病?如何走进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如何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呢?只有一个答案:必须由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必须由家长对孩子进行特殊辅助。幼儿园教师、训练机构的教师,中小学的教师,都无法做到这一只。


 2.家庭教育,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康复学校

       许多家长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门里面的教育,这是错误的。家庭教育的空间场所不仅仅是在家门里面,它更主要的空间场所是家门之外。家庭教育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场所展开。比如说,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时,训练孩子怎么挑选蔬菜,怎么付钱,这就是菜市场里的家庭教育。当父母带着孩子去理发店给孩子理发时,教孩子学会排队等待,学会与理发员的交流,学会对照自己理发前后的变化,学会“欣赏”自己的发型,这就是理发店里的家庭教育。当父母带孩子去风景区游玩,在游玩中教育孩子认识景区中的各种植物、动物,训练孩子行为要符合景区游人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风景区里的家庭教育。当父母带着孩子走亲访友时,训练孩子怎么理解目己和亲属的关系,怎么做好一个小客人,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上怎样做到礼貌得体,这就是走亲访友中的家庭教育。

       因此,家庭教育,绝不是指家门里面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在各种场所的家庭活动中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场所是非常广阔的,也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没有边界的。家庭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是幼儿园和学校无法相比的。、

       孤独症孩子需要学习的社会性教育内容,从“生活自理与居家安全”到“社会活动与行为规范”,从“应用

语言[FS:PAGE]与人际交往”到“情绪控制与社会情感”,从“自我意识与社会角色”到“逻辑思维与社会认知”,无论哪一个方面,都可以在家庭活动的不同社会场所找到教育训练的机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社会功能康复的内容渗透在家庭生活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娱乐出游、走亲访友当中。家庭教育就在每一次家庭成员与孩子的共同活动过程中。

       家庭教育几乎可以涉及社会功能教育训练的所有内容。因为家庭教育的实施人员是父母、家长,实施社会功能训练的场所又可以不受家庭居住范围的局限,可以走出家门,这就扩大了孩子社会认知的学习领域。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其教育场所基本上是固疋的,是有围墙限制的。而家庭“社会融合教育”的场所却没有围墙,各种社会公共场所都可以是家庭教育训练场所。家庭教育不但具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还有随刚可用的教育机会,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当然,家庭教育的环境条件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主动创设的。一个孤独症孩子,能不能跟随父母从走亲访友中学会理解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学会待人接物的交往规则,这需要家庭为其创造学习的机会。一个孤独症孩子有没有学会去商店购物,有没有学习独立去理发店,有没有尝试自己乘坐公共汽车,这需要家庭为他们创造训练的环境。一个孤独症孩子能否进人幼儿园,能否进入普通学校,他们在学校里怎样就读,很大程度上还是看家庭为他们创造的环境条件如伺。

       家长带着孤独症孩子走进各种社会场所,大胆地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并非易事。这对家长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都充满了挑战。因为,在社会对孤独症认知程度有限,在人们的理解和宽容严重不足的社会中,一个社会功能有障碍的孤独症孩子,与环境的冲突之严峻,每个父母都能感受到切肤之痛。关在家里,会局限孩子的社会性康复,走出家门,又会遭遇别人的排斥嘲笑。到底是迁就孩子的弱点,回避孩子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永远让孩子在混沌中自得其乐呢?还是积极地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孩子走进社会交往场合,在碰撞的痛苦中提升孩子的社会功能呢;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徘徊中作着艰难的选择。很多父母怕麻烦、怕尴尬、怕歧视、怕丢面子,不敢把孩子带人广阔的社会空间,尽量把孩子藏在家里,这种错误的做法其实剥夺了孩子康复的机会。家庭教育本来是没有围墙的,但是,家长却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了一道围墙,将孩子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我们期望家长们勇敢地推倒自己心里的围墙,勇敢地把孩子带进广阔的社会空间。

       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是支持孤独症孩子走进社会的依托,在“社会融合教育”的道路上,孩子能走多久,能走多远,和家庭的关系极其密切。在孩子子目身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家庭给孩子创设的社会功能训练的环境条件越好,孩子的康复之路就走得越远,走得越好。这取决于父母是否有勇气带着孩子迈进社会环境,取决于父母是否有能力带着孩子走进社会生活。

       从二十多年的孤独症康复教育历史中走过来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家庭教育的开放尺度,决定了孩子融入社会的半径。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是从自己的家庭出发,都是以家庭教育开放尺度为半径,去画出自己融入社会的那个“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孤独症康复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3.家庭教育,是一所永久的康复学校

       孤独症社会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并不是三年五载就能结束的,特殊机构的康复训练是阶段性的,幼儿园中的康复教育最多为期三年,也是阶[FS:PAGE]段性的,小学、中学的康复教育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孩子总有离开学校的一天,终究也是阶段性的。这其中,唯有家庭教育训练,从孤独症诊断那天为起点,它就开始了不间断的漫漫旅程,当所有的“阶段”一个一个到来,又都一个一个的成为过去,孤独症的家庭教育训练仍然延续不断。更有许多不能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的孩子,他们除了在特殊训练机构做完短暂的训练之外,很早就回到了家庭,他们的幼儿园教育、普通学校教育空缺了,但是,他们的家庭教育没有空缺,也不能空缺。就是那些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仍然不能走上社会的孩子们,也仍然要回到家庭,继续着家庭的康复教育。因此,家庭是孤独症孩子永久的康复学校,家庭教育没有“结业”,这是家庭教育的又一重要特点。

       家庭教育的基础性、连续性、长期性,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持久的、显著的。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凸显了它在康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孤独症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就应该树立持久战的康复教育理念,就应该从长计议,制订好“家庭社会融合教育”计划,就应该下定决心,扎扎实实地“再学一个专业”,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就应该明白:孩子康复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康复教育的水平。
       令人惋惜的是,许多孤独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认识不清,没有“持久战”的家庭教育理念,没有家长教育能力的自身建设,总是奢望短促突击,大功告成。这就会严重地削弱家庭教育的作用,严重地降低家庭教育的质量。

       正如一位杰出的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对其他家长所说的:“把你的孩子给我,我不能把他教育得如同我自己的孩子那样,因为,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不一样;把我的孩子给你,你教育的结果和我教育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我的孩子未必是今天这个样子,因为,你和我不一样。”这其中包含了孤独症康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深刻道理。两个程度、类型相似的孩子,不同的家庭给予的“社会融合教育”的支持不同,孩子未来的康复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大多数家庭用在孩子训练上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要远远超过家长在自我学习、自我建设上的投入。结果是因为家长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教育能力的欠缺,而使得家庭教育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个母亲在听了甄老师社会性教育培训以后,感慨地说:“我现在明白了,不是别人的孩子比我的孩子好,其实,我的孩子程度不错,是我自己的差距太大了。”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程度预测孩子的未来,也要根据家庭的“社会融合教育”能力,预测孩子的未来。孤独症孩子的家庭差异,家长差异,要大于孩子之间的差异。家庭之间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孩子康复效果的差异。

       家庭融合教育是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家庭融合教育,如果我们不知道家庭融合教育在孤独症孩子社会功能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不懂得怎样去利用家庭生活环境进行孩子的社会功能开发,那么,“家庭教育”——这一具有康复价值的宝贵资源,等于就被我们忽略掉、浪费掉了。更令人痛惜的是,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孩子。

       家庭即学校,生活即训练。家长即教师,行动即希望。我们期望千千万万的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积极地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责任,用我们的勇气,用我们的智慧,倾尽我们的心血,办好家庭这所永久的康复学校。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