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社会报道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的实施

发布时间:2011-12-16 阅读量:356

  据统计,自闭症的患发率约为每万名儿童2-13人,我国目前有60-70万自闭症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众多的儿童被诊断为儿童自闭症,数量逐年增加。自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1自闭症

  自闭症定义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现在国际上都统一的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指的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在社交、沟通及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障碍。这种病症通常三岁以前就出现,一直持续终身,广泛的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1.1自闭症的特征

  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来的特征具体是:一是不能进行社会交往,缺乏社会交往兴趣,对周围的人(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不加区分地表现出冷漠,不能理解他人的感情,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二是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理解,也不能对语言做出反应,还有的孩子是刻板重复的言语或者模仿性言语,通常所指的是“鹦鹉学舌”。三是行为举止、兴趣爱好异常。有的孩子兴趣爱好单一,游戏方式也非同寻常。喜欢做一些刻板的、重复的肢体动作。有些孩子喜欢一些人们不注意东西,表现出明显的关注与强烈的反应。

  1.2自闭症的康复机构

  目前我国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公办的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目前我国政府与社会对自闭症的注意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少有资金投入到这一领域,国家承担自闭症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机构很少。孩子得不到训练的机会。另一种是民办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我国大多数的自闭症康复机构都是民办的,都为自闭症儿童家长筹资举办的这样的机构。但是由于教师和专业训练师缺乏正规系统的专业知识,缺乏有效的训练方法。

  1.3我国儿童自闭症的康复情况

  我国缺少专业的康复训练机构,加上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对自闭症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而自闭症孩子最佳的治愈年龄在3至6岁左右。因此,我国有大量的自闭症儿童长期得不到早期的、科学有效的教育康复训练,导致许多自闭症孩子能力得不到提高,身体各项功能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开发,适应社会生活困难。我国至少70~100万个自闭症患者家庭。康复的孩子少之又少,情况不容忽视。要满足全国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需求,则至少要60-70万专业教师。但是目前从事自闭症教育康复的教师只有万余人,而从事自闭症研究的专家则只有30多人。专业教师如此缺乏,我们只能看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在孤独自闭的世界里艰难、痛苦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除了尽快培养大量的专业教师之外,还要清楚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

  2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意义

  2.1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唱主角的还是母亲,父亲则承担着家庭的经济来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闭症的家长们比较重视与亲友的沟通,而缺乏与老师和教育专家的沟通;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和身体健康比较关心,而不太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家长们大多注意从多种途径了解家庭教育知识,但是目前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是不够的。[2]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则存在着以下的不足:对于孩子的病情难以接受;对于自闭症不了解;情绪焦虑不安;自责和内疚;盲目求医等。

  2.2家庭教育的地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接触知识的第一课堂。[4]它早于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家庭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细胞,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家长要清楚地看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要靠情感去体验,认清孩子的需要,预先满足孩子的需要,让自闭症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可亲,觉得是[FS:PAGE]安全的。

  2.3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延续和巩固,家庭教育是自闭症康复教育的根据地。科学的家庭教育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采取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成长有一定的康复作用。在各种教育中,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家庭教育对于自闭症孩子社会功能的康复作用,几乎就是决定性的了。中国自闭症孩子的康复历程,让我们不能不从基础性、根基性、广阔性和永久性的多重视角,来反思和总结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特殊作用。家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自闭症孩子实现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功能的奠基性教育。有利于做到教育康复机构与家庭教育康复同步,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内容做到真正意义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达到加快自闭症儿童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的目的。

  3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应遵循的三种原则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家长要正确看待自闭症,不要轻言的放弃,要积极乐观的面对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父母的知识有限,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能给予我们自闭症孩子很好的教育与引导,必须要有更专业更多的人来共同教育孩子,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坚持把孩子送到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训练。但是老师面对孩子只是上学的时间,放学之后就是家庭教育了,因此学校教育是自闭症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学校教育奠定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3.1循序渐进、长期作战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基本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康复。要及时加强和学校的老师了解,共同来制定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教学计划与康复计划。对于自闭症孩子,家长要记住先从简单的事做起,不能操之过急,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极限。在教育过程要做到细心、耐心。

  3.2不溺爱、不迁就

  在接触许多的自闭症孩子康复过程中,发现家长很溺爱自闭症孩子,非常迁就孩子。自闭症孩子一哭,就不配合老师,还指责老师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不对。而且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在饮食上非常挑食,喜欢软食,不喜欢咀嚼,不喜欢才蔬菜。自闭症家长很“尊重”孩子的选择,放纵自己的孩子,不吃蔬菜就一直吃荤菜。因此,有许多孩子语言发展迟缓,经常生病。

  3.3积极配合康复机构

  一般每个教育康复机构都会对刚入园的自闭症孩子进行一次评估,测试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能力、精细运动、粗大运动等方面情况。进而开始有针对性实施教学康复计划。在教学中,反复的提醒与告知自闭症孩子,家长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以便了解孩子每天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老师每天跟家长的沟通,说说孩子今天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家长要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在家里进行强化训练,这样自闭症孩子才能把所学的东西牢牢地记下来。课堂短短的45分钟,学到得知识很少,而且容易遗忘。因此家长要在家里,给自闭症孩子不断的、耐心的回顾今天在学校里学到的,加强孩子社会适应性的训练

  4正确教养方式

  自闭症家长不仅要遵循以上的三种原则,还要不断的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养方式。家长在教养自闭症儿童应持长期作战的心态。还要时时刻刻注意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这对于我们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切入点。

  案例:在教孩子认识色彩时,知道孩子很喜欢鱼,于是家长就带他到水族馆,孩子看到林林总总游动的小鱼就会激发好奇的心理,家长这时指着一条黑色的小鱼问:“这是什[FS:PAGE]

么颜色的鱼?”当孩子回答:“黑色的。”家长作为奖励同时也是为日后强化巩固言语创造情景买下这条黑色的小鱼。接下来,看见白色的鱼,问他:“这时什么颜色的鱼?”当孩子回答不上来时,家长提示:“白色的鱼。”孩子这时模仿说:“白色的。”家长同样买下了这条白色的鱼。

  4.1寻找和创造教学机会

  首先,教学机会要符合孩子的现有水平,不能低,也不能超过太多。其次,还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利用教学机会完成教学目标。找到或创造出了教学机会后,还要加以利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此要注意一些事项:做好辅助,做好强化,纠正孩子的错误。案例中用孩子最感兴趣的鱼来教孩子的颜色方面的认识,是非常有用的。在玩中教学,孩子更容易吸收。当孩子回答正确,及时给于孩子强化。

  4.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要指望别人,孩子的未来在家长的手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自闭症孩子要怀抱着希望,她是最宝贵的东西。案例中孩子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家长及时告诉孩子是白色的鱼。只有你耐心地教育自闭症孩子,总是会看到希望的。

  4.3想在分分秒秒,教在时时处处

  教育自闭症的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投入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吃饭、睡觉、工作、走路,时时刻刻都要想,要琢磨,要研究,所以想在分分秒秒。想,包括想办法;想,是我们对孩子时时刻刻的牵挂和期盼,是我们对孩子时时刻刻的关心和祝福!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时就要教,不分时间﹑地点,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要填充孩子的时间,不能给她留有空白。训练无处不在,训练无时无在。例如:案例家长利用去水族馆的机会,教孩子认识色彩。在空闲时间里,也学到了知识。

  4.4注意体验,培养自信

  在孩子的学习中,要注意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感觉和成功的体验。自闭症孩子情商非常低下,往往表现出特别的不自信,特别的畏缩和胆怯,纠正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信心和成就感。我们要表现出对他欣赏的态度,在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不应继续让他学习认知内容,主要先疏导情绪,等情绪平稳以后再继续教。案例中家长没有因为孩子回答不上来,而生气或骂孩子,马上提示孩子是白色的鱼。孩子跟着说了,家长马上给予奖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4.5惩罚得当,主次分明

  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要讲原则,讲方法,应注意:第一,惩罚要及时,具体,为了哪件事,哪个行为而惩罚他,要让孩子明白因果关系,惩罚要明白。第二,惩罚要安全,注意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要误伤孩子。第三,惩罚不可以是家长自身宣泄情绪的借口。训练要主次分明,孩子的问题很多,从哪里下手,哪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呢?哪些直接关系到孩子人际交往的,对他人有影响的问题要先教,多教,而不影响其交往障碍的可以宽容,如某些刻板的行为等。

  自闭症儿童需要的是治疗与特殊教育的综合康复治疗。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治疗师和特教老师,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观察孩子的反应最仔细。面对自闭症,父母应该客观、理智地给孩子恰当的治疗和特殊教育。运用各种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够只依靠学校、教师、训练者。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一、以下是几个社会性教育问题:

  1、为什么教? 为了发展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内容的设计要紧紧抓住康复目标,以康复目标为核心。

  2、谁来教?父母及其家庭其他成员、教师一起教。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的实施者,同时配合机构训练。

  3、在哪里教?在生活中教育,在训练中生活。以日常家庭和社会生活为教育的环境依托,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动作思维特点,在生活情景中进行教育。

  4、教什么?以[FS:PAGE]智力开发为基础,重在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以自我意识发展为灵魂,重在认识社会自我。 以交往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重在突破工具性交往。

  以行为进步为指标,重在建设社会性正常行为。 以语言教育为主线,重在语言的发展与矫正。将情绪情感发展融合到教育过程中,实现情绪表达社会化。

  5、怎样教?教孩子学习生活中实际有用的能力,以形式训练为基础,以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落脚点,减少迁移和转换环节,直接重应用,不要重形式。所有的教育训练尊重孤独症孩子的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动作及形象思维的优势进行教育。社会性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是靠突击击完成的。

  二、什么叫做人的社会性?

  1、能在社会上承担一个社会角色。

  知道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有承担义务、履行责任的能力。对角色有期待和评价。这是完全社会人的标准。

  2、有自我意识,知道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状态,对自我价值有追求。

  人所特有的,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获得的。青少年时代自我意识逐渐深化,青年期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3、遵守群体行为规范,处理个体与群体,个体和其他个体的关系。目的;被群体接纳。人与群居动物都具有

  特别是高级灵长动物具有更好的“社会性”——群体规范更完善。依靠个体学习获得。依靠个体之间的传递和模仿学习形成。群体存在必须的条件,这是群居的特性要求个体形成的基本能力。大致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加,交往活动逐渐复杂化,其行为规范的学习要求逐渐提高。

  4、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人与动物共有

  目的:个体脱离其他个体,独立解决自身的生理需要。靠遗传和技能传递、模仿学习获得。动物的本能。从婴儿时期开始学习,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自理难度要求。

  三、怎么与老师沟通?

  1、一致的教育理念很重要。家长要与我们老师常沟通,最重要的首先应该是针对有我们孩子的。家长是否和老师讲明孩子的情况。一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制定出更好的计划。这样子我们老师可以因材施教。

  2、满足老师的需求。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老师,相信老师。

  3、给老师切实可行的帮助。把孩子的行为问题,要及时告知老师,寻找有效的方法。

  四、关于生理原因导致的原发性孤独症行为,我们家长可以做的是:

  1、理解孩子。这类行为属于不由自主,只有这类行为的发生,才能让孩子获得快乐或者避免不适。他们会本能地发展这类行为。所以,对孩子强制性的值得制止、恐吓等,收效不大。家长要给孩子以理解,宽容其行为的存在。

  2、等待。这类行为的消退需要时间。等待是指要积累足够的时间长度。,等待不是消极的等待。增加孩子的社会性内涵,可以减少其自发性怪异表现。将孩子置于人文环境里,在环境的压力下和熏陶下,一般来说,孩子的怪异行为会减少。

  3、积极替代。用合理。积极的行为替代孩子不合理的怪异行为。当我们用有意义的活动占有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时,其自然性无意义行为就会减少。

  4、建立合理的表达方式。孩子的有些行为是其需要的不当表达。这个时候判断孩子需要什么,告诉孩子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什么,等孩子建立正确表达以后,原有的不当表达就会退化。

  5、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孩子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孩子在自觉意识的支配下,能一定程度地控制怪异行为。可以渐进的方法,慢慢改善。当孩子进步以后,及时给予强化。最重要的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一致的态度和做法。

  五、是否可以靠“打”来解决行为问题?

  第一、一般情况下不要大孩子,特殊情况下,可以给予适当的体罚,但是要理性应用。

  第二、打要打的明白。如果孩[FS:PAGE]

子不知道为什么打,挨打实施冤枉的。

  第三、打要打的值得,不要滥打。不能什么事情动不动就滥打,如果打失去了重点,也就失去了效果。

  第四、打要打的及时。发现问题就事论事,马上惩罚。不要事后惩罚。必须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与惩罚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绝对保证安全,打的动作一般会伴随家长的愤怒和不满,冤枉委屈等情绪。偶然的动作失控。也许就会造成最严重的后果。

  第六、打只能是教育的需要。不能成为家长情绪的宣泄的渠道。

  第七、孩子被打以后会产生负面情绪。家长要找适当的方式,做好情绪疏导。要进行心理修复。

  第八、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自尊心发展以后,家长千万不要再使用打的方法。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