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社会报道

感受孤独症儿童的潜能

发布时间:2011-12-20 阅读量:389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买大量的画纸、颜料给孩子画,就算买不起,家中的墙壁、公园里沙滩用来作画都行;如果孩子喜欢说话,我们就陪他聊个天马行空,无所不谈,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或是买一大堆故事书,让他透过故事书,了解人、事、地、物、规则…以利他的表达更加顺畅;如果孩子喜欢音乐,我们可以让他去学乐器,听优雅的音乐,陶冶性情;如果孩子喜欢东摸摸、西摸摸,我们可以买需要动动脑的玩具给他,让他去拆解、去思考,就算买不起,家中废弃的电器也可以让他去拆、去摸索,都没有关系。

  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很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过我们还是很容易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至少已经有个方向了,最担心遇到的情况是孩子一动也不想动,完全没有动机去学习的孩子,能躺就不会坐,能坐就不会站,大部分的时间,能不动就不动,找不到学习的线索,而我,真的比较幸运,这种类型的孩子被我遇上了…

  当牵引编辑向我邀稿这篇文章─「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潜能」时,我觉得很惭愧,我的孩子─蔡杰,并不像有些自闭儿喜欢画画、讲话、对乐器有兴趣、会各种才艺、记忆能力超强、会背万年历…等,即使我已经长时间观察孩子,但还是无法找到孩子身上的潜能。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只能用最笨的方式:亲自花时间来陪伴、仔细观察蔡杰的一举一动并做纪录,将观察到的事件加以思考、做出连结。若孩子没有强烈明显的学习动机,我会抽丝剥茧,找出关键原因来克服障碍,而这几年做下来,蔡杰渐渐学会直排轮、脚踏车、游泳、单杠…等技能。协助自闭儿学会一些技巧、能力,除了需要大量的磨合时间,心态上也时常保持着“既然要做,就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有办法去发现孩子的问题以及找到孩子潜在的能力。该怎么找?我个人觉得有一项很重要:就是「抽丝剥茧」。

  什么叫做「抽丝剥茧」?

  记得孩子在念幼稚园中班时,口语表达能力非常不好;有一​​回他在自言自语的,试图想表达一件事情,但是他说话的对象:不是人类。事件的起源是这张半年前拍的照片(图一),他只看过一次,我就收起来了。

 

  多数人看相片的习惯,通常是看「人」,而不是看「背景」,我们也绝对不可能会仔细地去记住相片里的每一张作品(这张是在蔡杰的教室拍的,公布栏上有一张是他的劳作作品。)

  这张作品当时被我贴在他的床边,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图已经破损的差不多,我把它撕下来丢掉,心想:「反正再画就有了。」

  那天他放学回家,发现到这张贴在床边的作品不见了,开始一直找、一直找,我告诉他:「丢掉了」,他也不理我,只是一直在翻垃圾桶寻找那张图,因为垃圾桶很脏,被我制止了;过了没多久,他往我的书桌抽屉去找,为了让他死心,我故意不理他,心里想:「我要让你知道爸爸说这句『丢掉了』的意思。」受限于他的认知能力,当时他还听不懂这句话。

  直到这张已经放了半年,几乎被我遗忘的照片被蔡杰找到时,我才发现,他根本没放弃寻找那幅被我丢掉的画作,那时他看到这张照片,突然很开心的大笑说:「有一样的,有一样的!」

  我过去仔细瞧一瞧,看他到底在高兴什么事情,看了很久,也看不懂他在高兴些什么(这个阶段,我和孩子还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沟通,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要运用想像力、用猜的,还要马上联想到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为了要了解他到底在高兴什么?我把他手上的相片拿了过来,仔细的看了很久,东看看、西瞧瞧,后来我总算懂了!

  我很讶异!时间过那么久了,这张相片半年前他只看过一次,怎么可能还会记得,况且相片小到几乎看不见,还被他找出来,您知道他的那张作品在什么地方吗?

  如果我没仔细地拿放大镜来看,我也会看不懂他到底在高兴什么:那张[FS:PAGE]被我贴在床边的作品,就是左图红色圈起来的地方(图二),小到几乎很难用肉眼去辨识,一般人顶多只会注意相片前面几张作品而已,根本不可能看到后面,他居然找到这张相片,而且还指认出来!这张相片的实际的尺寸真的很小,只有6 X 5公分而已(这张图画的内容是爸爸、妈妈、蔡杰)。

 

  我知道他的行为模式,所以会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但是如果是其他人大概也看不出来他在做什么,只会觉得他在自言自语,万一他一直想要表达出来,可是其它人又偏偏无法解读出来,接下来他很有可能就因此抓狂,甚至崩溃,而我们会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

  自闭儿之所以特殊在于:「他所注意、在乎的事情和我们一般人是不太相同的」,所以「静下来,观察」对于自闭儿周围的指导者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要时常保持细腻的心思,我们就能找到孩子的优势能力,与孩子的沟通就更加顺畅。有过这样的经验之后,我知道孩子的观察力是如此的细腻,而且不可思议,所以我开始学会以自闭儿的角度来陪他一起观察、一起面对这样的世界,倒不见得一定要将这样的能力发扬光大。

  而是,我们已经找到了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了。

  当然找到了线索,也不可能只有单单一项就期待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一定是找到很多、很多的线索,然后结合起来,我们才有办法去整合出孩子的发展状况。

  孩子渐渐会知道我们懂他,他就会比较愿意跟我们讲话了,愿意表达、快乐的表达,才会在良性互动中逐渐成长茁壮。

  这样的例子也发生在学直排轮,当初我以为用动作示范几次,他就会懂,但是偏偏他连看都不看一眼,也听不懂语言的解说,怎么办?

  于是,我牵起他的手…

  或许有人要说「牵手」没有什么,但千万不要小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如果我们够用心,我们就能透过孩子的手心传过来的触感,用心去感受到孩子现在到底是紧张、愉快、害怕,还是充满自信。对于不会表达的孩子,我们透过触感、用心去感受,都会有所感应。而这对孩子的教养、指导者来说,是需要花时间反覆练习的。

  在孩子技巧逐渐成熟之后,牵手也会变成孩子用来借力使力的媒介,我只相信:「没有学不起来的事情,只是怕还没学会之前,我们已经先放弃了。」

  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发现自闭儿的潜能,用心去感受那些被一般人们所瞧不起,不以为意的事情,而那些事情对我们而言,却是能「得到无比的感动」,这代表什么?

  每个生命的诞生,赋予的意义不尽相同,而我们找到了,我们会因此而觉得满意吗?不!因为我们都还在学习当中…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