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社会报道

双胞胎都是“孤独儿”的生活现状

发布时间:2012-03-30 阅读量:477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就是孤独症儿童,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4月2日为“世界孤独症日”,昨天,记者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感受他们“孤独的小世界”。

孤独症儿童上课

  双胞胎都是“孤独儿”

  5岁的泽泽和浩浩是一对双胞胎,浩浩性格外向,进步较快,而泽泽却很害羞,接触陌生人时很紧张。“把你的玩具传给下一个小朋友”,面对老师的指令,泽泽并没什么反应,老师耐心地重复着指令,泽泽终于把玩具传给了下一个小朋友。在小组活动室里,老师在认真地教授每一个孩子锻炼自己的能力。

  双胞胎的母亲小梅告诉记者,她家是农村的,生活比较闭塞,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孤独症。直到两个孩子3岁时都不说话,对人很冷漠,兄弟俩间也不嬉闹,她这才觉得孩子可能出毛病了。去年3月份,她领着孩子来到了哈医大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最终诊断孩子是孤独症,病情十分严重。现在,让儿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是小梅最大的希望。

  训练教师的别样“快乐”

  在个体化训练室,记者看到,拧螺丝、穿扣子、拍球也许对正常孩子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可在这里却成为孤独症患儿的主要训练内容。

  26岁的郑蕾在这里已做了近3年的训练教师了,郑蕾说,给孤独症孩子做训练绝对是一件磨炼毅力的事,比如拿一张苹果卡片,正常孩子告诉他几遍就记住了,由于孤独症孩子有认知障碍,要他们认识苹果,最短要不断重复几个小时,严重的可能要连续教半年才能记住。每天的训练工作从早晨8点到下午16时30分,虽然很辛苦,但郑蕾说,能把孤独症孩子从他们的世界拉出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孤独儿”需要社会帮助

  小超差一个月就满5周岁了,培训老师说,如果再坚持培训一年,他的注意力、认知能力再提高些,正常上学应该没问题。但小超母亲因无力支付费用,选择了放弃治疗。

  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哈医大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武丽杰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来求助和就诊的孤独症患者明显增多,孤独症迄今为止病因还未明确,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行为康复训练。日前,武丽杰教授对来中心咨询并接受康复训练的236名患儿调查显示,孤独症患儿家庭平均年治疗费用支出为1.48万元,很多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使其家庭承受了巨大经济压力,不少家庭中途放弃了。他希望能多一些爱心人士来帮助孤独症的儿童,让他们融入社会,从此不再“孤独”。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