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浅谈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发布时间:2011-09-08 阅读量:326

    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行为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孤独症的病因是基因遗传,但是孤独症的症状却大多通过患者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异常行为表现出来。

    社会化就是个体从婴儿成长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的过程。而人格中最重要的方面即是自我——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而恰恰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自我意识非常单薄,这主要可以通过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异常行为来说明。下面,我们以乔治·赫伯特·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角色置换理论为线索来看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部分:主我和客我。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是人类先天就拥有的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而客我则是自我的社会部分,是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社会化可以简述为客我不断发展和自我和客我不断交流的一系列过程。

    客我的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模式:模仿、嬉戏、群体游戏。

    模仿阶段包括人的一生中最初的两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儿童仅仅从事米德所说的与父母的“手势交流”的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一般认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的病征会在18个月的时候显示出来,也就是在模仿阶段我们就可以分辨出他们的不同。

    人类生活有三种必需品:温暖、食物和与人类的接触。心理学家哈利·哈罗对猕猴的实验表明,接触如果等不到满足会导致身体机理或情感方面的问题。但是,孤独症儿童却恰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不喜欢与母亲拥抱,也不会像正常婴儿一样张开双手等待家人的拥抱。正是这样的行为,使得孤独症儿童无法建立起与亲人的依恋和感情联系,也就无法分辨出亲人和陌生人的不同,而这一点对将自我区别于他人恰恰对形成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孤独症婴儿不能模仿拍拍和抱抱娃娃,更不会模仿父母的动作。在一岁左右是婴儿开始发声的重要阶段,而语言的习得恰恰是靠模仿父母的发音。因而,我们会看到很多孤独症儿童迟迟不能正常说话,或是会发出奇怪的声音,甚至有的孤独症患者终身不语。即使他们会模仿发音,他们也不能对这些音节进行整合得出一个完整的语词概念。这对他们进一步进入社会与他人交往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缺乏这种学习能力,也使得他们的智力发育受阻,他们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同时,这种能力的缺乏也使得他们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