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孩子自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1-11-02 阅读量:340
  妈妈讲述:孩子自闭怎么办

  点点今年5岁,他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他跟别人家的孩子不太一样。不管怎么逗,他都没有什么反应。他现在每天做的事就是把积木摆成长长的一排,推倒后再摆,如此反复;有时教他比划一个动作,他学很久都学不会。与同龄人相比,他不愿意开口说话,更多时候他甚至无法把一个完整的句子说清楚。家里没人知道点点最喜欢什么,有时一根小小的绳子他都能玩上好半天。在点点4岁时,我带他去专业机构进行评测后获知,他是个自闭儿童。而今,如何让点点学会自理,能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了我们全家的共同心愿。

  孩子讲述:自闭有原因

  自闭症的孩子与正常宝宝比较有很明显的不同,而且自闭症一般发病在3岁之前这个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自闭呢?

  1、遗传对“我”的影响。

  有的宝宝受遗传基因的影响,性格天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出门,跟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但是他却愿意和动植物打交道,这种宝宝就是天生的轻微自闭。

  2、父母对“我”的忽视。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许多父母忙于事业,疏于与孩子交流,孩子哭了没人抱,饿了没人理,心理饥渴的现象更严重。有研究显示,如果孩子1岁以内母亲没有给予适当的关照,缺少语言交流,孩子就容易患自闭症。

  3、父母教育方式对“我”的影响。

  如果家长是粗暴型的,不能理解孩子的需要,打击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只好求诸自身,那么,他就会逐渐把心灵的闸门向外界关闭。而孩子一旦在自我的内心世界和个人世界中找到了寄托和发泄的渠道,就更不会有跟外界打交道的欲望了。

  4、“蛋壳理论”。

  现代住宅过于封闭,家长又出于对孩子的担心,让孩子待在家里,就像是。这样一来,孩子根本就没有和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没有想和同龄孩子玩的动机,所以孩子的世界就会越来越闭塞。

  5、父母对“我”的强化不适当。

  有时,孩子自闭是父母对其强化不适当的结果,孩子微笑时、发声时,父母没有回应、没有鼓励,结果孩子就没有发展出正常的语言和社交行为。

  6、“我”受自身发育因素的影响。

  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常常会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表达不清、尿床、身体肥胖等,这些缺陷如果遭到大人或其他孩子的讥笑,就易导致其自闭。

  爸妈可以这样做:自闭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但儿童也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如果家长能以宽厚的爱心,给孩子以持久的关心和帮助,在积极训练下,就能引导患儿走出封闭的世界。我们应该抱有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它带来的危害,要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又不可夸大它的负面影响, 给孩子心理上带来阴影和创伤。

  1、消除孩子对社会的恐惧心理,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

  孩子随年龄长大,必然要接触社会,如果心理自闭,必然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烦恼,只有适应社会及变化,才能获得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从而走向成熟。因此,努力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很有必要,逐渐让孩子学会当众讲话,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他的说话能力,消除对社会的恐惧心理。

  2、接纳孩子的朋友。

  要孩子学会交往,首先父母就要垂范,父母在接纳孩子朋友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和艺术,接纳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朋友拓展交往的领域,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看待交往中的挫折。

  不同性格的孩子交往,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有了挫折,要正确面对,辩证地看待与人相处的关系,这种方法十分重要。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以宽宏大量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4、到大自然中,放松精神。

[FS:PAGE]

  孩子的天性是热爱大自然的。在自然中,可以释放压抑的心情,使孩子变的豁达、开朗。要学会在自然中,改变单调、乏味的都市生活,调整生活的节率,忘情地感受自然,放飞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自闭的心态。

  5、早发现,多给孩子鼓励。

  自闭的孩子要及时发现,接着是要和他平等交流,切不可置之不理或冷嘲热讽,要鼓励其多说、多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其特长和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从容易的地方做起;而当孩子玩时,可以对孩子进行鼓励,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多接触,从而把自己融入集体活动中。

  6岁之前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不要以为孩子长大了想不起3岁以前的事情而疏于照顾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在1岁之内就该受到正确的对待。孩子3岁前所受到的待遇,在其成年后会显现出来,自闭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么,请年轻的父母们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吧,而且越早越好。但关心不等于溺爱,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才是最好的示爱方式。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