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一、对自闭症谱系儿童无意义手部模仿缺陷特异性的理解
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无意义手和手指的姿势的成绩明显地低于与其年龄和非语言智商相匹配的聋童的成绩,但却略高于与其年龄和语言智商匹配的智力障碍儿童的成绩(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实验结果与大多数国外有关自闭症谱系儿童动作模仿的研究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即自闭症谱系儿童的确具有无意义动作模仿方面的缺陷。
研究集中于无意义动作模仿的研究,是尽量排除社会经验和词汇概念因素对儿童模仿动作的影响,有利于探讨自闭症谱系儿童的动作模仿能力。研究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有关自闭症谱系儿童存在模仿缺陷的假说,还从出现的模仿错误中发现了自闭症谱系儿童动作模仿的特异性,即出现明显的身体部位方向错误。当示范者的手心方向朝外时,自闭症谱系儿童做出的模仿动作是手心面向自身,以这种直接的位移性模仿将他人的“手心向外”转化为自己的“手心向内”,保持与他人定向的一致性,说明自闭症谱系儿童不能象其他两类特殊儿童那样,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认识动作,并通过自我定向将自己看到的别人的“手心向外”转化成自我的“手心向外”。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实验支持了Roger和Pennington提出的自我一他人投射的理论假说,以及Ieltzoff和Gopnik提出的观点:模仿就是“像我一样( like me)”分享他人经验的过程。所谓“象我一样”,指从婴儿期开始,儿童就不断地将自己尝试动作乃至失败的动作经验内化,并将这种经验逐步发展为儿童题解他人动作及动作目的的框架。自闭症谱系人士难于模仿是因为他们很难“将别人看作是自我的模板”,难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理解另一个人。自闭症谱系人士这种特定的异常模仿倾向,可能是与主体间的经验、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的合作协调缺陷有关。换言之,他们不能认识到“观察行为”和“已存在的行为”之间的等价性,没有形成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指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确定存在,存在成为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体验,从而达到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和谐。从自闭症谱系个体的发展来说,可能正是由于在生命的早期出现的模仿缺陷,这种主体间性的不同步性阻碍了自闭症谱系理解他人的行为,使自闭症儿童难于形成关于自我身体部位的概念和知识,因此他们更难于进一步发展自我与物体之间抽象的目的导向关系、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情绪,从而产生更多的社会认知障碍。
此外,自闭症谱系儿童在动作模仿中还表现出更多机械的镜像模仿:当示范者使用右手动作时,他们更多地伸出左手来模仿对方的动作。因此,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缺陷的特异特征使我们联想到有关自闭症谱系儿童缺乏心理理论的假设,再次提醒我们,自闭症谱系儿童在模仿机制、表征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对自闭症谱系儿童无意义手部模仿缺陷与脑功能损伤之间关系的理解
总结自闭症谱系儿童在模仿成绩和模仿错误次数上的表现,我们发现,相对于“手指”动作模仿而言,他们更多地表现出“手的”动作模仿缺陷。根据Golcienberg等人对于手和手指加工意义的区分标准,手的模仿启动的是身体的运动,是“身体部位编码”,主要涉及到的是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之间身体的差异,如身材大小、身高、体形和方向。相反,手指的模仿则主要依靠对视觉——空间细节的分析。而且他们进一步强调说手与手指模仿缺陷是两类不同意义的模仿缺陷,它能预测是在左脑还是在右脑出现的损伤。因此,本实验结果说明了自闭症谱系儿童所表现出的模仿特异性缺陷主要是受到无法正常加工身体部位编码的影响,而在以视觉——空间编码的手指动作模仿方面相对来说并不太困难,这也符合了自闭症谱系儿童经常表现出对于细节存在视觉优势的信息加工特点。由此,我们认为,[FS:PAGE]自闭症谱系儿童手的模仿缺陷较多地受到左脑功能损伤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关模仿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诸多证据指出,人类脑中也存在着与猴子大脑的F5区同源的“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实验结果似乎从一个侧面为自闭症谱系的镜像神经系统机能失常假说(AMND)提供了部分证据。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