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运动游戏对自闭症孩子的重要性(二)

发布时间:2014-05-26 阅读量:529

  (一)我们邀请一个人

  1.游戏玩法:将小朋友分成甲、乙两组,面对面站好。每组的小朋友手拉手。甲组的说:“我们邀请一个人呀!”边说边向前走,乙组的小朋友向后退。乙组的说:“你们邀请什么人呀?”边说边向前走,甲组的小朋友向后退。甲组的说:“我们邀请某某呀!”(叫一个人小朋友的名字或说出小朋友的特征),被叫到名字的小朋友加人到甲组。甲组、乙组可以轮换着玩。

  2.注意问题:

  (1)家长辅助孩子认真听。

  (2)在乙组问到"你们邀请什么人呀?”之后,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听是哪个小朋友被叫到名字。

  (3)当教师说出某个孩子的特征时,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寻找。

  (二)大皮球

  l.游戏玩法: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教师带领孩子,边走边说儿歌:“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说完后,面向圆心站好。老师在中间做拍球人,边拍边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的低。拍得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在说“跳一跳”、“跳得低”、“跳得高”、“跳跳跳”四句时,孩子双脚原地向上跳起。

  2.注意问题:

  (1)教师在游戏开始前先用皮球示范并讲解,让小朋友们看。拍皮球,皮球会怎么样;轻轻拍,皮球会怎样;用力拍,皮球会怎样,使小朋友们懂得皮球与“拍”的关系。

  (2)游戏开始时,教师要做示范。在示范前教师最好要先提问,让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看到的皮球的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用皮球示范多次。

  (3)强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必要时先让孩子拍拍球。

  (三)接龙游戏

  1.游戏玩法:教师与幼儿拉成圆圈,坐在地板上。教师先做讲解“每人说出自己爱吃什么和不爱吃什么”,并与家长示范。老师开始“我爱吃苹果”,小朋友接着说“我爱吃葡萄”……老师说“我不爱吃辣椒”,小朋友接着说出一种自己不爱吃的东西,要求不能重复别人的答案,亦可变换其他内容的“接龙”。

  2.注意的问题:

  (1)本游戏适合语言能力较强的孩子。

  (2)在游戏过程中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想。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可以用图片提示。

  (3)待孩子熟悉玩法后,老师可以变换说法,脱离讲解与示范。如:“我喜欢荡秋千”,在不示范的情况下,看孩子是否能接着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动。必要时再做示范。

  三、孤独症儿童的感知游戏

  孤独症儿童的感知游戏即整个游戏过程以训练感知能力为主线,强调利用感知觉参与的游戏活动。

  (一)听鼓声走

  1.游戏玩法:房中放一面小鼓,孩子围着鼓站成圆圈。当教师击鼓时,孩子围着圆圈走。孩子行走的速度随鼓点的快慢变化。鼓声停,孩子就要停下来,也可以换成其他乐器玩这类游戏。主要体会声音的强弱、节奏变化,这对视觉型学习的孩子尤为重要。

  2.注意问题:

  (1)强调孩子感知鼓点的节奏,调节自己的速度。

  (2)开始游戏时,教师要一边击豉,一边用语言提示快慢。待孩子熟悉游戏后,教师要撤消语言提示。

  (二)摸口袋

  1.游戏玩法:教师事先在口袋里装上各种玩具或日常用品。让孩子根据要求,摸出相应的东西,如老师说“找出牙刷”,孩子就要从口袋里摸出牙刷。老师也可以说出物品的特征,如“找出圆形的东西”等。

  2.注意问题:

  (1)强调孩子通过触觉找出相应的东西,因此准备的材料要确保不能让孩子看到。

  (2)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藏猫猫

  1.游戏玩法:一名游戏者藏在一个地方,要求孩子找人。如果找不到,可以喊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根据发出声音的方向去寻找,也可以采用露出一部分,如成人的腿等提示孩子。

  2.注意问题:

  (1)寻找的范围[FS:PAGE]开始不宜太大,要依据孩子的能力而安排。

  (2)强调孤独症儿童运用听和看,家长不要急于辅助。

  (3)待游戏熟悉后,可以要求孩子寻找其他熟悉的人。

  (4)本游戏有多种功能,可用来训练交往中的共同关注。

  以上只是就不同种类的游戏进行了简短的举例分析,通常情况下,适宜一般幼儿玩的游戏我们都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尝试,特别是语言优美、简练,配乐轻松、愉快,结构单一,竞争性不强的游戏更适合。赋予这些现成游戏什么样的训练功能,在什么时候赋予这种功能,什么时候就是纯放松性地玩,这些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不同情绪状态的孤独症儿童应选取不同的游戏。

  活动:击鼓找物

  老师用小棒击鼓,让孩子围着圆桌顺着一个方向走动,鼓声一停,则让孩子停下,并按老师的指令去找物。如“把皮球拿过来”、“把球给我”等。因为孩子对敲鼓很感兴趣,老师就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当孩子拿对了就抱抱他,或者向他微笑表示表扬,最后让他敲一下鼓,然后再进行游戏。

  功能领域及年龄:社会性: 人际交往 2-3岁

  手眼协调:控制 1-2岁

  认知表现:顺序 1-2岁

  目的:增加互动技能和发展等候概念。

  目标:与老师交替地把积木放到塔上。

  材料:积木。

  操作过程:让孩子坐在桌子旁或地板上,你坐在他的身边。把3块积木放在他的面前,给自己也放3块积木。把你的一块放到你和他之间,这样你们两个人都很容易和够得到。指着他的一块积木说:“把它放下去”,然后指着你放在桌子上积木的上面。如果必要,手把手的引导他把第二块积木放上去。在他把积木放上以后,再把你的一块积木放到他的积木上。然后指着他的另外一块积木说:“把它放上去”。重复上述的过程,直到按照顺序把所有的积木都堆起来。如果在轮到你放的时候,他要放,握住他的手一会,放你的积木,然后继续做下去。当他开始理解这个过程以后,取消语言指身体的线索,看一看当轮到他的时候,是否开始参与这项活动。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