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使用强化物是为了给予孩子一个好的刺激,从而提高孩子内在积极性的产生;其次也可减少一个坏的刺激,慢慢脱离强化物的依赖。但前提是,在给自闭症孩子强化物时,一定要同时给予夸奖。巧妙结合才能慢慢减少强化物的使用频率。
现实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完成某个目标,很多星儿家长都经常会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比如孩子写字写的好就会有奖励,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夸大奖励,有的时候还会用乞求的口气来和孩子商量,究竟这样的奖励适当吗?
在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的授课讲座中,全国著名孤独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心理学家分别给两组喜爱绘画的孩子布置任务,并对第一组孩子说:“画得好,就会有奖品”;第二组孩子则被告知:“老师想看看你们画的画”。两组孩子都高兴的画了自己最喜爱的画,但老师只给第一组孩子们了奖品,给第二组孩子只有简单的称赞。过了一段时间,这位老师发现,第一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画画,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明显降低;然而第二组孩子们却和以前一样愉悦的画画。
张桂娥教授针对此案例告诉我们,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不良行为,但是并非用奖品来贿赂孩子,因为物质奖励也有使孩子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的危险。
其实,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而言,除了物质需求以外,还有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被关爱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奖励的方式有很多,在有必要给予物质奖励时,不一定要事先说好,要记住,强化需要在行为之后发生,这样对孩子来说惊喜的效果更好。时不时给孩子一些主导权,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在孩子看来,能感受到我们对他选择能力的肯定,让他很自然的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则是最受其欢迎的奖励方式。
温馨提示:让奖励变的有意义,才是对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最好的帮助。要知道,正确的使用奖励可以让孩子得到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可以促使与提高星儿的内在隐性表现。(通讯员:茹一 冯东阳)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