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导语:自闭症,作为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严重疾病之一,让很多青少年儿童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自闭症儿童除了在语言、沟通、社交、行为上存在异常以外,还有很多的通病,比如专注力不足、活动过度等等。
明明(化名)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但是明明确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不管是在家还是在特殊机构里面,明明都是一个“不安分”的孩子,他不会认真的专注于一件事情,别人的一点小举动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一时看不住他,明明就会飞奔到另外一个地方,致使他的训练效果一直不明显,有时候还会出现倒退的情况。
面对明明的这一情况,刚开始时明明妈妈一直还很自喜,觉得明明比较活泼,只是专注力不够,训练的时候应该还比较“沾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明妈就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桂教授表示: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但其共病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深受其害,但是很多家长误将孩子的活动过度误认为专注力不足,实则是家长没有正确的理解专注力不足和活动过度真实表现:
专注力不足的自闭儿在生活上较多出现以下情况:容易忽略细节而犯错;较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逃避需要花时间的工作或事情;难以根据指示完成工作,特别是较复杂或需要时间的工作;难以专心聆听他人说话;较难专注于工作或活动上;容易遗失自己的日常用品;在生活上较为善忘;工作欠缺组织及计划等。
活动过度的自闭儿在生活上较多出现以下情况:较难安坐,尤其在沉闷的环境里;往往在需要安坐的场合离开座位;于不适当的场合乱跑乱跳;经常过动不停;较难在日常活动中保持安静;较难有耐性等待;往往存在打断别人说话及骚扰他人活动;较难做到先举手后发言等。
孩子活动过度,有时候常在外在上给人一种很外向、很活泼的印象,正是这种印象,也给了很多家长一个误导,但是专家指出,也有部分的自闭症儿童会同时具有上述另种类型的通病,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日常生活。那该如何去纠正自闭症孩子的这通病呢?
1、在训练的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标识及视觉提示;调整课堂活动;(增加趣味,减少重复,善用视听教材,多给予正面回应与奖励,活动流程动静结合。)引入“行为规范”,增进儿童自我管理能力。
2、运用强化原理增加恰当行为,同时减弱问题行为(例如:有系统的代币制度的引进,有团队力量的小组训练,激发正确行为的建立。)
结语:自闭症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候并不是就孩子本身引起的,家庭、社会等众多因素都会让孩子难以适应学习和各方面的生活,所以家长应及时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分析孩子的行为,才能减少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孩子带来切实的帮助。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